阅读历史 |

第1536章 陈书记的大道理(2 / 2)

加入书签

「扬长避短,本就是各地发展的基本宗旨,我们也不例外。」

「我跟你说这麽多,并非是在乎你心里不痛快,你只是个县委书记,我也没必要和你过多解释什麽。」

「我在乎的是你这个年轻的小干部,是你的未来。」

「我在现在点拨你几句,适度增加你的私心,能让你考虑问题更加细致。」

「有些时候自私一些,没什麽不好的。」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杨东啊,天上不会掉馅饼,因此要把握住身边能利用的一切。」

「当官要考虑的是为官一任,而不是任后十年。」

「在你任上,你就得想方设法的让老百姓过的好,让你的财政充盈,这才是身为领导该做的事情。」

「如果什麽都是拖拖拖,等等等,藏藏藏,好东西都留在最后?且不知最后会便宜谁?而且真的会肉烂在锅里?」

「你能笃定你的下一任,你的下两任,就是目光长远之人?就是眼界高远之人?」

陈国民说到这里,目光凝重的盯着杨东问。

杨东为之沉默。

「你不能!」

「你好心好意的把铼矿藏起来,可万一后面几任领导随手就把铼矿卖了怎麽办?你又能说什麽?」

「原本自己可以依靠铼矿来提升经济,来提振民生作用,甚至充当自己的政绩,结果因为你自我束缚,反倒是便宜别人了,这是什麽行为?」

「这是傻!」

「这是愚蠢!」

陈国民接连的两声喝,让杨东明白了陈国民的意思。

不要指望后面的人有更高的素质,意思就是说不要去相信后面的人,能相信的永远只有自己。

机会把握在手里,自己不去占领,反而留给后人,这就是愚蠢。

纵然按照说的那样,国家战略,国家底气,国家安全,忧患在未来。

可是没有人能把握未来,也没有人有这麽高的道德标准去衡量未来,去相信未来。

一个人连三年后的事情都决定不了,又岂能去想十年八年之后的事情?

杨东张嘴欲辩,因为他发现陈国民这番话有漏洞,有逻辑上的漏洞。

但是,又不得不承认。

陈国民的这番话,很有道理。

可自己之所以不辩,并非因为陈国民是省委书记,地位比自己高。

而是自己即便争辩,也会掉入陈国民挖好的坑里面。

杨东其实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破解陈国民的这番道理。

这句话就是,只需要国家领导有决心有意志,集中力量之下,那麽个人的想法就不重要了,后任者是自私还是大公无私,都无所谓。

是眼光短浅,还是眼光长远,也都无所谓。

因为国家意志之下,个人的想法不重要。

但自己不能这麽回答,也不能这麽说。

陈国民只需要反问一句,那你是国家领导吗?

就可以绝杀自己。

因此,他只有沉默。

并非陈国民的道理有多好,也不是自己有多被动。

终究是自己话语权太低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