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5章 李龙这回要做件大事!(2 / 2)

加入书签

下午李龙又去了一趟四小队,先去老马号,让老罗叔他们看了看自己一家在天安门照的照片,然后把大哥他们的照片给送过去。

等回到县里,李龙又去市场买了一些皮芽子丶洋芋丶白菜等蔬菜,还有一些其他生活物资,第二天开着车进了山。

山里的路比往年好走一些,从清水河子再往里进到山里,一路上竟然都有车辙印,这让李龙有些意外。

不知道是因为市场放开,大家为了赚钱致富过上好日子才把目光放到了山里,还是因为山里又有了什麽新情况。

他开着吉普车顺着车辙印进了山没多久,那车辙印就拐到其他山沟里去了。

李龙没管,继续开着去往哈里木他们所在的山沟。

哈里木他们这里同样有车辙印,不过明显应该是哈里木开拖拉机进出的时候压下的。李龙到达冬窝子跟前的时候,外面没人,狗叫声响起来的时候,哈里木从冬窝子里出来了。

他先看到了李龙,笑了笑,然后四下看了看,没看到人,便吼了起来。

很快,远处被林子挡住的地方传来了回应,原来纳森和萨斯肯去放羊了,只不过两个孩子觉得附近的草不好,直接把牛羊赶远了。

打过了招呼,李龙和哈里木一起把吉普车上的物资搬了下来。哈里木冲着远处赶羊过来的纳森喊了几句话,然后招呼着李龙进屋子。

「娃娃们嘛,调皮的很。光想往远处跑,远处有狼呢!」哈里木抱怨着进了屋子,「怎麽样?你在燕京那里玩的怎麽样?那里是不是人很多,车很多,楼很多?」

最⊥新⊥小⊥说⊥在⊥⊥⊥首⊥发!

李龙进了屋子,先和老太太以及哈里木的妻子问候了一下,然后才说道:

「的确是有许多人,有许多的车。我带来了天安门的照片,我们在那里照相了,你要不要看一看?」

「好啊。」哈里木自然很想看。

李龙掏出一沓照片递给了他,让他慢慢看。

老太太问了一句,哈里木回了一句,老太太表情有些激动,慢慢凑了过来,就连哈里木的妻子也有些好奇的端着奶茶碗过来,先把奶茶给了李龙,然后站在哈里木的边上看着。

「我们去了天安门广场,看了老人家的纪念馆,看了故宫,看了长城,还在那里买了院子。」

李龙一边喝着奶茶一边给他们说着:「以后,明年吧,如果你们有兴趣,也可以过去。对了,这次我还给你们带来了糕点,清真的,燕京那边买的。」

李龙想起来糕点,又跑回去车里把点心抱着进来。

剩下的点心不多,李龙就拿了两盒,哈里木一盒玉山江一盒,其他的就先往后放一放吧。

「天安门,天安门……」老太太看着哈里木递过来的照片,喃喃的说着。

哈萨克和维吾尔族语言里是没有这两个词的,所以说的时候就是以汉语来说。

后世许多去北疆旅游的人,或者说一些能看到北疆博主放的视频里,那些民族语言中经常杂着一些汉语词汇,就是因为这些语言里没这个词,就直接把汉语拿来用了。

「真好,真好。」哈里木把照片看完,笑着说道:「你们家两个儿子也很结实。」

「天天吃肉喝奶的,肯定结实了。」李龙笑了,没有哪个父母在别人夸自己的子女的时候不开心——除非心理有问题。

只不过七八十年代不少的父母还是老传统,别人越夸自己的子女好,尽管心里高兴的不行,但嘴上还要把自己的子女贬低一下。

如果子女不在也就罢了,子女在的话,听到这话,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明明很好,非要刻意的谦虚一下,真没必要。

喝奶茶的时候,李龙便把想修路的事情和哈里木说了一下。

「你说先修通往各冬窝子的路,再修通往夏牧场的路?」哈里木听着李龙的话,把奶茶碗都放下了,非常惊讶的说道。

「是啊。」

「那你知道不知道,通往夏牧场的路有几十公里长,如果加上拐弯的,可能上百公里了。就算你用拖拉机,也得修非常长的时间……」

「我也没想到一下子就能修好。我看你们每次转场,都用马背着那些毡房物资,如果能把路修通,你们完全可以开着拖拉机上去,至少拉东西就方便多了。」李龙说道:

「没事,能修多少修多少嘛,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我们汉族有个古老的故事叫愚公移山……」

哈里木想了想说道:

「我们也可以加入进来……反正吧,非常的困难。」

李龙知道他的意思,是说这条路非常难修。

「没事,修到哪里算哪里,哪怕只修一截,也比不修强。」李龙很乐观,大不了雇个铲车或者挖掘机过来嘛。

哈里木弄的那个虎皮,按真实价值,换台东方红七十五应该是没问题的。所以李龙觉得有必要多干一些实事。

见李龙已经打定了主意,哈里木便开始和他说起那条牧道的具体情况了。

上一世李龙开着车也跟着那些旅游博主去过精伊牧道丶伊赛牧道等等,那时候的牧道路已经很宽,越野车完全可以走,SUV小心一点也能过去。

所以他比较乐观。

但听了哈里木所说的具体情况后,李龙觉得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

从冬窝子这里进山,一开始路还行,越往后越窄越陡,有些地方甚至于只能容纳两三匹马通过,想要拓宽,就需要大量的机械物力。

好就好在这一条牧道经过的地方没有悬崖,不然后面还真不好修了。

即使如此,李龙觉得自己的计划时间,可能需要增加一倍不止。

当然,困难并没有让李龙打退堂鼓,既然决定要干了,那就不会轻易更改!

大不了搞个五年工程,或者两个五年工程也行!(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