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7(1 / 2)

加入书签

杨主薄问道。

他这个小儿子去平江城看那个十里街的招商会去了。

”刚进午时就封盘了,说第一批的数目够了,我数了数,一共五十六家,倒不算多。”杨三爷答道。

“不少了!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杨主事问了句。

杨三爷看起来很兴奋。

“我不是要去看看新织机,谁知道木作行里忙的不得了,要河工用的木料、推车,各种东西,我一想,那河工和街道宅子真要动起来,要用的东西多了,我就去找赵伯伯,赵伯伯正忙着,几句话就给我指了条明路,

“他们府衙隔壁街的牙行接了货栈行的活儿,说货栈行圈的地最多,用的人肯定也最多,用的粮食肯定不少,我立刻就去了隔壁牙行,牙头听说是赵主事介绍过去的,二话没说,就把这笔粮食生意交给我了,我把老宋留在平江城铺子里了。

“我从牙行出来,又去了趟货栈行,货栈行张会长说,他们货栈行都是重活,吃得多,只要咱们的东西好价儿合适,以后也可以让咱们送货。

“阿爹,我算了一路,这可是大生意!咱们的船和人都不够,阿爹,我觉得咱们也应该到十里街圈块地方,以后……”

“先别想那么远,先把眼前的生意做好,你累坏了,先回去,我跟你大哥走一走。”杨主薄拧着眉,打断了小儿子的兴奋。

“那好,你们说话,正好,我要回去算算账!”杨三爷连走带跑先走了。

“阿爹,这是真要修起来了?”杨主事压低声音。

“你明天去一趟平江城,早点走,到处走走,好好看看,真要是像你弟弟说的那样。”杨主薄的话顿住。

“王缺西那个案子?”杨主事声音极低。

“嗯,不急,你明儿去,住上两三天,多看看,看清楚了,不用回来跟我说了,你自己拿主意。”杨主薄吩咐道。

“真要是起来了,那王缺西流放多远合适?”杨主事问道。

照原本拟定,王家一家三口都是要斩立决的。

“一千里吧,血亲复仇,这是有先例的。”杨主薄答了句,接着嘱咐道:“不用急着回来,多带些银子,往各家走走,丝绸行不用去,多听听丝绸行的信儿就行了。”

“好。”

第371章 利为骨

顾砚站在江边的楼船上,远眺着对岸。

对岸另一艘楼船上,杨启帆背着手,紧拧眉头看着越堵越多的各种各样的船只,这些船上都挤满了饥饿的男男女女。

杨启帆转头看向江对面,对面的楼船没有任何动静。

挤满灾民的船只时不时碰撞着彼此相连,被巨大铁锚稳稳定住的战船,被战船挡住、圈住,越来越多,饥饿的男女女仰望着巨大的战舰,哭着喊着哀求着。

他们的里正,他们族里带他们出来的时候说,过了江就能天天吃饱饭了,现在眼看就要过江了,却被拦在这里。

“问问!”杨启帆被凄惨的哭喊哀求刺的心里难受。

亲卫打手势示意吊斗上的令兵。

从昨天晚上拦下第一条灾民船到现在,一夜半天的功夫,他家将军已经问了二十多回了。

顾砚看着对岸挥舞的令旗,转回头,看向急急划过来的一条快船。

快船靠近楼船时,一只小筐已经放下去了,快船上的小厮把手里的几条折子放进去,快船返回,小筐飞快的提上去。

“又来了三家牙行,四条粮船。”石滾飞快拆开,禀告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