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6(1 / 2)

加入书签

大家都将当官的分在白道上,但是让江莽来说,那些个当官的,有时候比□□的还黑。

但是沈江霖这一番真诚的感叹,却是真正地触动了江莽的心弦。

尤其是那一句“如今这个世道都推崇儒商”,实在是说到了江莽的心坎里。

天家教化万民儒学之义,万事万物都要讲究一个“儒”字,只要沾上了“儒”的边,一切就变得高尚了起来。

江莽生性是个粗人,早年间还在边镇参过军,因为得罪了军队中的参将,被赶了出来,后来几经辗转,才摸清了现在的这条商路,但依旧是风险重重,稍有不慎,就会死在异国他乡。

其实江莽早就赚够了银子,若不是为了跟着他的那一群兄弟们,江莽真的是想撂挑子不干了。

因为他的魁梧、他的悍勇,许多官吏初次见他,都是极瞧不起他的,他们都更喜欢类似卢东家这样的,一身儒生长袍,最好够有钱能够捐个虚职的商户,哪怕不去应考,也要读几本四书五经装点门面,只有这样,才能同那些当官的说得上话来。

而他江莽,生性长相就是如此,声若洪钟、坐如宝塔、行走似风,哪怕为了生存,他也学了一些字会背两首诗,但是人家一看他这个样貌,都是先鄙夷起来了。

其中的心酸痛苦,也就只有江莽自己知道了。

而现在,面对这般书里戏文里才能出现的典型文曲星下凡的才子,居然能体会到他江莽的不易,这种反差感,实在是让江莽感慨万千,不由的,接下来的话他也多了几分真心。

“我这个买卖,说起来也没什么玄机,不过是将咱们云贵之地的茶叶、布匹、药材这些东西,贩卖到安南、老挝和缅甸等地,有时候也会跑一跑乌斯藏,因为路途遥远,每年几乎是一大半时间都在路上,其中自然也是风险重重,只是若能安全抵达,有些物品地利润以几十倍计。”

沈江霖惊呼道:“以几十倍计?”

江莽点头,他说的这些都是真实的,所以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不错,以我们这边的绸缎为例,在咱们大周一匹绸缎是五两银子的,卖给安南的贵族,有时候运气好些,可以卖到一百两白银都是有的。当然,这也要看是什么物件,越是咱们这边都是稀少珍贵的东西,到了他们那边就更加的昂贵,不过哪怕是咱们这边价格低廉的物件,翻个倍卖出去,还是非常好卖的。”

江莽一边说着,还一边穿插了几个他们在安南老挝等地遇到的一些做买卖的趣事,既增加了他所说话的真实性,又让人开怀一笑,仿佛大家真的跟随着江莽一同到了那里,在那边大赚特赚了一笔。

别说别人了,就连使坏想让沈江霖去投钱的范从直都有些听入迷了,甚至心里头想着,上次自己没挣到钱,也确实是他倒霉,要不然等讹了沈大人的银子出来,再去投点给江帮主?

其他跟着江莽做过这个生意的人,却是听了暗自笑笑。

运气好的时候是能赚的盆满钵满,但是运气不好,直接清零的不是没有。

像他们现在做的生意,都是稳稳当当,风险可控的,赚的也不算少;而江莽的这种生意,若是投一点点银子,挣的不舒服,会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多投;而若是投的多了,又难免提心吊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例子不是没有,马帮的人又个个不是好惹之辈,人家说没挣到就是没挣到,根本拿对方没有办法。

众人个个都有自己的思量,范从直则是眼角余光牢牢锁定沈江霖,想观察一下沈江霖是否心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