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5章 四大宗师 幽谷离情(1 / 2)

加入书签

第175章 四大宗师 幽谷离情

席天君入棺之后,大石寺内又乱了一阵。

近段日子随着席应一道作乱的独尊堡叛军丶大明尊教教众与那些攀附而来的江湖人,

正被一一清算。

他们屠杀无辜僧众丶威逼各派时有多凶狠,此刻就有多凄惨。

有人大喊痛快,尤其是那些与大石寺僧人有交情的人,更是拍掌叫好。

对于在巴蜀生活的人来说,席应之死真是大快人心。

这老魔武功极高,寻常人哪是他的对手。

当年他与霸刀岳山因一点小怨大战结果败了一招,含恨下趁岳山不在以凶残手段尽杀其家人,如今功力更高,手段依然残忍。

他这一死,附近与他为邻之人松了一大口气,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

故而,在大石寺天君塔背后院房中的丧席,众人吃的欢畅。

从巴蜀之外来的势力,时不时朝门口张望。

天师与众人喝过一杯酒之后,就出去再没回来,留巴蜀三大势力与他们把臂快谈。

本是来成都打探消息的,没成想有此际遇。

那些汉中来的帮派家族,总算明白李元吉为何狼狐败逃,

目睹刚才的顶尖大战,别说重伤的柳叶刀刁昂,就是换陇西一大派的掌门人金大桩至此,结果也是一样。

汉中夹在中间原本摇摆不定。

这一次到场的势力,但凡朝席天君的棺材板看一眼,就不必再犹豫。

陇南武都帮的人聚在丧席院房靠外侧两张桌上。

长老苏乔松抹去胡子上的酒水,对副帮主羊知承说道:

「成都的席面与咱们陇南还有靠北一点的汉中关中都不同,没见着长明灯丶倒头饭,

没人挽幛,也没吊声。」

羊知承回过神来,晒道:「自然按照本地习俗办,难不成还要迎合你一个外乡人?再说了,席天君这是喜宴。」

「那李轨在河西给他儿子办的丧宴足够排场,要我说,还是远不及席天君,他可是被天师亲自送走的,往后很多年都能留名。」

苏长老咧嘴一笑,他当然不是比较出黑场面才说这话的,只为引出后话:

「羊兄,你作何打算?」

羊知承硬邦邦的声音夹看口酒气旋即传来:

「席面结束之后就去川帮,咱们也别费工夫再跑一趟,直接把事定下。回头再和帮主说,想来他一定赞同。我陇南各帮各派心向江淮,当紧随天师走向正途。」

他是副帮主,做这个决定有所阻力。

话罢看向众人:「诸位意下如何?」

苏长老抚掌一笑:「正该如此!」

「附议附议..」周围一阵赞同声。

还有和陇西派关系不好的人说:

「那金大桩继续和李渊混在一起,兴许我们有机会吃他的席面。」

「哈哈哈,真有那时候,我给金掌门一个面子,往日恩怨也不计较,足量随他个五十文。」

不只是武都帮的人热议,汉中的长河帮丶鸣水剑派,南郑大道社等大镖局都在讨论大势。

论这些宗门帮派成立多久。

但凡能在江湖上混口饭吃的,没几个眼瞎看不清风色。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方才那一战,比听到一百人在耳边宣传还要管用。

趁着丧席正酣,不少从汉中来的宗派代表操着口西南官话,与独尊堡川帮巴盟的人热切攀谈。

席天君的开殿大典,俨然变成了汉中丶巴蜀势力团结大会。

解文龙丶范卓与奉振也极为客气,背靠席应的棺材频频举杯。

汉川丶顺政两地的大势力表达态度,就足以表达汉中的态度。

他们一个在汉中盆地核心丶一个位于嘉陵江上游,是大隋治下汉中的主要区域。

巴蜀的势力也为之振奋,没想到事情在转折过后,一下变得如此顺利。

双方一旦联手,巴蜀便彻底稳固了。

汉中是巴蜀地区北出秦岭丶通往关中平原的必经之路和唯一相对便捷的通道。

秦岭山脉险峻异常,穿越秦岭的褒斜道丶骆道丶子午道丶陈仓道等大多汇集于汉中控制汉中,就等于扼守了巴蜀北向的咽喉。

得汉中则巴蜀安,失汉中则巴蜀危。他不仅是北门锁钥与命门,也能将关中锁死。

范卓等人一想到大都督此时掌控的稳固地盘,心中甚是欢喜。

颜崇贤朝范卓投来目光,又朝那口棺材示意。

从他的表情来看,仿佛在说:席天君以身为饵,钓取汉中,死得值啊!

席间除了讨论联合之事,其馀便是讨论方才所见的奇妙武学..

「走这边。」

石青璇在前方领路,叫投目在藏经楼上的周奕收回目光,继续朝大石寺后院走。

这深处席应暂时没打算拿来招待人,匆促之下来不及布置。

故而还是保持寺庙原本模样。

看那门窗檐拱均雕刻有翎毛丶花卉等各类纹饰。庙脊上则塑置奇禽异兽,榭栩如生。

连过几廊,眼前景象叫人呼吸顿止,塑像如林布满大殿,中央是数十尊佛和菩萨,以居于殿心的千手观音最为瞩目,不但宝相庄严,且因每只手的形态和所持法器各不相同,

给人一种神通广大之感。

「这就是罗汉堂。」

石青璇望向两侧重重列列的罗汉佛像,她见惯了便不觉得什麽,侧目看向周奕,见他很快适应过来。

又解释道:

「真言大师的密宗手印就是在这里练成的,席应的秘法,除了邪帝庙地底石像,其中也有这些罗汉佛像的痕迹,可猜测他曾在这里练功。」

周奕点了点头,漫步走入这有别于现实的神佛世界,目光从姿态各异丶疑幻似真的诸般塑像上一一扫过。

席应方才施展的招法中,确实用过这里边的塑像。

这家伙表现出的战力,真是非同小可。

周奕思考的认真,石青璇没有打扰。

等他重新迈开步子,这才问道:「席应是如何将真气控制在体外不消散的?」

「嗯...这与窍中炼神有关。」

周奕不由想到,传鹰在战神殿感悟之后,元神离体,神游在外看清自己的样貌。

广成子破碎金刚,元神洞穿虚空。

也就是说,精神散发在体外,不算稀罕事。

「席应将精神外放,这对能气神相合的高手来说,八成都能做到。难的是他不仅有奇思妙想,还以秘法将体外精神实质化,形成骨骼,再将元气披附在骨骼上。」

少女轻轻点头,回忆着方才那一幕:

「他周身真气怪物出现的瞬间,我站得很远,也能感受到一阵精神冲击,和魔门的音功幻法很像。」

「这不奇怪。」

周奕举了个例子:

「警如每个练武之人都会尝试开窍,在窍中炼神,达到一定程度后,窍神可以融入真气,也可以朝外释放。」

「这时,你将这广阔的天地看作一个巨大的窍穴,我们都在窍中,当精神修炼到极致,能将这天地破碎,席应的秘法一展,精神与元气共鸣,他的目标虽是我,但你也处于这个窍中,能感受到气神共鸣的波动,也就是所谓的魔音幻法。」

石青璇虽对练武没多大兴趣,也听得新奇。

「你会吗?」

「就像这样..」

她双手一合,做了个席天君双手合十的动作。

周奕不说话,她不由笑了:「原来英明神武的周大都督,也有不会的武功。」

「那又如何,败的还不是他。」

周奕盯着罗汉堂的千手佛像,剑眉耸起,从天顶大窍中鼓动精神,实质精神在周身涌现,比席应的精神更为凝练。

如果这时发出斩击,威力自然强绝。

但任凭他想着千手佛像的模样,却也构不成席应展露的实质精神骨架。

这一招的威力毋庸置疑,他却感觉少了一点东西。

忽然间,他明白过来:

「是婆布罗干不行,必须要御尽万法根源智经。」

席应掌握的尊教秘术恐怕是智经!

周奕沉思间来回步,想到智经这门武功的特色在于能化虚为实。

把空气丶水流都变成铜墙铁壁,

这法门颇为逆天,若大尊不死,熬到三大宗师的年岁,绝对是当世顶尖人物。

并且,精神秘法与其它秘术更易融合。

大尊作为漠北邪教老大,在武学方面还是太老实了,碰到有创造力的人,立马就能拿智经开源。

比如影子刺客,只将智经与部分不死印法结合,就创造出恐怖的黑手魔功。

席应这家伙也不差。

不过,他是怎麽搞到智经的?

方才抬棺材的时候,已将席应搜了一遍,他身上并无秘籍。

想到这里,难免有点失望。

就在这时,耳旁传来一阵「咔咔」机括响动之声。

石青璇打开了一道机关暗门,罗汉堂一尊靠墙的佛像后,出现了一个小石室,地上有个蒲团灰扑扑的,盖着一层老灰,显然好久没人打理了。

她朝里边一看,把机关阖上,暗门再度消失。

走了几步,又打开一方石室。

这一次,石青璇喊了一声「打扰」,周奕也随她朝里面微微一礼。

那是一尊腐朽的枯骨,呈现打坐姿态,由一位高僧坐化形成,却不知是何时留下的。

「自上代大德圣僧坐化后,大石寺中的高手只剩下了真言大师。但我娘说,这座寺庙曾经也辉煌过,有许多高手。」

「他们在晚年于罗汉堂闭死关参悟禅法,希望把人体当做渡世宝筏,感悟天地奥秘,

却无一成功。」

石青璇连续开阖,周奕已看到六具遗骸。

和邪帝庙地底一样,悲哀又悲壮。

邪帝们在探索战神殿,佛门高僧渴望渡世成佛,他们的目标并无区别。

但武道极致虚无缥缈,难以追求,古往今来,那麽多痴迷武道的武人,破碎者寥寥无几。

周奕产生疑惑:「为何在大德圣僧这一代,高手突然断档?」

「这与由来已久的道统相争有关。」

石青璇又关上一座机关:

「魔门出了个石之轩引得佛门忌惮,四大圣僧联手只能胜他,却抓不到他,也杀不死他。大石寺曾派出多位高手助阵,后来他们大多数留在净念禅院。」

「随着几位老僧与大德圣僧死去后,便只有真言大师了。」

「真言大师年事已高,不知这次去东都之后,是否会回来。」

她稍有感触,倒不是因为石之轩,只是她曾在大石寺待过两年,对这里留有感情。

周奕想到,长安无漏寺中还有一位大德圣僧。

那是石之轩假扮的。

难道,邪王用同一个名头,竟是因一段旧怨讽刺大石寺吗?

再次开启三个石室之后,在千手观音背后的石室内,出现了一个被打碎的骨灰坛。

这坛子看上去很新,显然是放进去不久。

「大德圣僧圆寂之后便被火化,这该是他的骨灰。」

周奕听了她的话,看到那些骨灰撒得到处都是。

且在这骨灰之上,有一崭新蒲团,旁边木质矮榻上放置茶具。

席应把这死敌骨灰扬了,还在骨灰上打坐练功?

细细一看,还真是。

石青璇与大德圣僧打过交道,躬身一礼后走入其中,一番摸索,取出了一个刻着「梵文」的盒子。

「罗汉堂内不会留这些杂物,只能是席应的,也许有你想要的东西。』

周奕嗯了一声,有些期待:「打开瞧瞧。」

席应在棺宫深造之前,曾远渡天竺苦修,他的东西带着梵文很正常。

石青璇把盒子掀开,入眼的线装册子上写着四字「紫气天罗」。

将紫气天罗拿起递给他,石青璇朝下一翻,还有两样东西,中间搁着一封书信,最下方有一沓纸。

信封上的火漆已被拆过,那信还在。

拿出来,展开一瞧,上方只一句话:

「天君奇思妙想,他日定有登顶之时。」

这封信,连一个署名都没有。

二人都读不出别的信息,只晓得席应与人交流过武学。

再看下方那一沓纸,细读字迹,周奕眼前一亮。

「夫天地未形,混沌如卵,一无肇分,明暗乃判..:」

「万象生于心,心光映大千。闭目内观,非观形骸,乃观心源一点灵明不味之光..」

周奕立定不动,一直看到最后一页。

良久,他才移开目光。

「这便是你说的《御尽万法根源智经》?」

「对,但缺失很多,想必是席应从大明尊教手中换来的。」

「那你拿来有用吗?」

「有用。」

见他眉目舒展,少女的笑意自唇角绽开,仿佛春水初破薄冰,清冽而明澈:

「那就好,总算没白跑一趟。」

周奕笑望着她:「这次多亏你,我可不知有这麽一处地方。」

「不用谢,」石青璇眉眼弯弯,柔声笑道:「你继续欠着吧。」

周奕提议道:「我教你练功,怎麽样?」

没等她拒绝,周奕多说了一句:「功力够高,便能永保青春。」

石青璇听罢,只是含糊地应了一声,没接这茬,似乎并不在意他说的话。

周奕也没办法,与她在罗汉堂又逛了一圈之后便离开了。

大石寺这边交给范帮主他们负责。

周奕先一步返回川帮总舵,在自己的住处打坐调息。

这一战斩杀席应,并未叫他生出骄狂之气,反倒多了一份谨慎。

在开打之前,没能想到席应有这份战力。

他连续打坐三日,极守静功。

然而,外界却已是沸沸扬扬。

天师斩天君的消息遍传巴蜀,二人的战斗场景,更是被在场的江湖人生动描绘。

许多没到场的人,起初还有些不信。

因为天君塔上的战斗,已是超乎认知。

但是现场观战之人实在太多,这麽多人亲眼所见,众口相传,不信也不行了。

在一些江湖名宿的分析下,人们才逐渐明白这一战的恐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