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09丶一份邸报镇压全城老头儿(2 / 2)

加入书签

第一问:

孔壁古文《泰誓》亡於秦火,汉初河内女子献伪《泰誓》,其言‘白鱼入舟’丶‘火流王屋’乃谶纬妖言。

马融已斥其伪:《泰誓》后得,案其文似若浅露……《春秋》引《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国语》引《泰誓》曰‘朕梦协朕卜,袭於休祥’,今文皆无此语!

《泰誓》真伪之疑,何解?

那老儒抱着不屑的态度,看完第一问之後,脸色骤然苍白。

……他质疑的好像很有道理。

而且一时间竟然完全不知道该怎麽反驳!

根本答不上来!

不不不!

妖言惑众罢了!

家人们,警惕经贼!

要不先看看第二题呢?

第二问:

今本《舜典》开篇‘曰若稽古帝舜…’28字实为《尧典》篇末文字!

姚方兴本强分二篇,陆德明《经典释文》明言:‘齐建武中姚方兴分《尧典》为二篇,加‘慎徽五典’以下为《舜典》,学䭾知是伪窜。

《舜典》割裂痕迹,何解?

轰!

老儒看完第二问,脑瓜子被震的嗡嗡作响,整个人直接宕机。

他哆嗦着攥紧手中那份《汴梁邸报》,甚至连接下来的题目都没有勇气看完。

但,他没有勇气看,有的是人在看。

不仅在看,那群老头们,还声嘶力竭丶咬牙切齿的大声读出来。

第三问:

《武成》篇‘惟一月壬辰旁死魄’叙武王伐纣日程,刘歆《三统历》推算与实际天象矛盾:‘周师渡孟津在殷历十一月,非《武成》所记正月,日月干支无一可合’。

《武成》历日错乱,何解?

就是说啊,何解!

那位读完题目的老头,振奋看向四周的老夥计们:“诸位,何解!快作答啊,好去登台教训那不知天高地厚的经贼崔岘!”

无人应声。

先前群情激愤,嚣张至极的老头们,脸色或苍白丶或涨红。

一个个羞愧低头,安静如鸡。

那老头懂了,他看了看周围人,又看了看手中的邸报,苍老的声音中带着哭腔:“双倍价钱买的考题版邸报,结果一道题都答不上来?”

“一道题都答不上来哈哈哈哈!”

“老夫《尚书》倒背如流,倒背如流啊!老夫背了整整三十年的《尚书》啊!”

说到这里。

他愤怒的将手中的《汴梁邸报》撕碎,嚎啕大哭。

周围一群老头们哀伤的看着他,只觉得心脏都在哆嗦。

随着时间推移。

今日份《汴梁邸报》在开封文人群体中迅速传开。

而无数老头崩溃的场景,也在城内各处纷纷上演。

长街上。

四周围人潮熙攘。

一个老儒站在其中,拿着《汴梁邸报》,哀求般看向周围人:“真的无法驳斥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的哀求,换来的唯有沉默。

无形中,崔岘那张年轻肆意的脸,浮现在全开封每一个老头的面前。

他笑意盈盈,一张口,就是令无数老头们颤抖发麻的诘问!

第四问:

梁州‘黑水’丶雍州‘昆仑’皆虚指神话地名,杜预《春秋释例》直指:‘黑水荒远,禹迹不至;昆仑在《山海经》为神山,岂可实定於雍州?

《禹贡》地理错置,何解?

何解!

究竟何解啊!

一股巨大的恐慌,在全开封老头群体当中蔓延。

崔岘不曾露面,仅用一份邸报,便做到了轻松镇压全城老儒!

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最致命的是——

我们的《尚书》好像要完蛋了!

因为将近一天时间过去,辩经台上,一份‘考题答案’都不曾递交上去。

而这一天,八月初七,也是大梁古文经学派公认的,最绝望的一天。

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郎,对延续千百年的圣贤经书,发起最猛烈的质疑与诘问!

革新之火,准备燎原。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