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8章 州试(2 / 2)

加入书签

监考的学官们手持名册,在号舍间的甬道上无声巡弋,目光锐利如鹰隼。

此时,两名身着官袍的官员在一众人等的簇拥下,也来到了贡院考场中央。

为首面黑的官员神色肃然,正是泸州判官李磐。

按照国朝规矩,通判未到任的情况下,只能由判官来主考所在州州试的进士科,而他旁边的,则是泸州的录事参军,负责主考进士科以外的其他专业取士的科目,譬如九经丶开元礼丶三传丶明经丶明法丶明字等。

只不过泸州今年参加州试的考生,九成五以上都是考进士科的,所以录事参军实际上就是挂个名,清闲得很。

「残疾之人丶有大逆之罪者的缌麻亲属丶不孝不悌者丶工商异类丶僧道归俗者,这些都排查过了?」

李磐有些不放心,又跟身后的州学教授江子成确认了一遍。

毕竟州试他是直接责任人,如果出了事情,是影响他仕途的,所以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排查过了,参考生员的资格都没有问题。」

江子成作为州学最高学官,他亦负有监考官之责任,所以同样不敢怠慢。

最⊥新⊥小⊥说⊥在⊥⊥⊥首⊥发!

「那就好。」李磐微微颔首,「照例宣读之后就开考吧,莫要误了时辰。」

江子成领命来到考场中央的高台上。

「诸生肃静!」

考场彻底鸦雀无声。

虽然因为考场的「回」型设计,他们看不到江子成的身影,但是能清晰地听到从背后传来的声音。

「今日乃本州三年一度秋闱大比,为国选才,干系重大!尔等当恪守场规,尽展所学。若有夹带丶传递丶喧哗等舞弊情事,一经查实,终身禁考!」

随后,三声铜锣响彻贡院!

数名书吏捧着厚厚几摞封好的试卷袋,在衙役护卫下快步穿行于甬道之间,将试卷一一分发至每个考棚案头。

进士科的考试题量,跟其他科目相比较,客观来讲,不多。

毕竟九经等科目,帖经墨义都是要考一百道以上的,开元礼甚至要考三百道墨义。

而进士科的考题跟平常考试相比,内容出自《论语》的帖经和内容出自《春秋》《礼记》的墨义的题量是不变的,都是十道题,而诗赋也没变化,各一道题。

有变化的,是策论。

策论从史论丶经纶丶时务策三选一随机考,变成了一道史论或经纶,五道时务策。

——是的,足足五道时务策!

这就是大宋科举考试在「庆历兴学」版本大更新之后最为重要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无疑是利好陆北顾的。

因为平常他时务策写的再好,也只能拿一道题的分数,而现在能拿五道了。

陆北顾轻吸一口气,控制好情绪,把书吏放到案头的试卷拿过来。

试卷用厚实的官纸印制,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上面封条,展开卷子,上面正是十道帖经丶十道墨义。

州试要考足足三天,第一天考帖经丶墨义,第二天考诗丶赋,第三天考策丶论。

所以,他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这些难题。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