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章 岂让儒冠误此生?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2 / 2)

加入书签

侦察连的轻机枪立刻调转枪口,把这群亡命徒打得血肉横飞。

但有个矮个子鬼子居然冲过火力网,眼看着就要冲上山头。

可胡连庆,猛地窜出,先是一枪,打穿了那个鬼子的腹部,之後一枪托砸碎那个鬼子的下巴!

那个鬼子倒地的同一时间,旁边的三个侦察连的士兵,立刻补刀,那个鬼子,被刺刀钉死在冻土上。

而就在这时,洼地里,再次爆发出撕心裂肺的咆哮。

“西侧を警戒しろ!(注意西侧!)”

岩洞里的重机枪突然哑火——一个侦察连,年轻的士兵,不知道何时摸到了岩洞的侧面,把集束手榴弹塞进了射击孔。闷响过後,岩洞口,喷涌出混着血污的烟尘……

可那名年轻的士兵,也没能逃脱掉。

周围的鬼子,顷刻间就把那个士兵,打成了筛子……

一名愤怒的军曹提着武士刀冲了过来,嘶吼着,一刀砍掉了他的脑袋。

他的脑袋,滚落在地。

但林彦看见,他滚落在地的头颅的嘴角,嘴角是往上翘着的。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此刻整个洼地,犹如被血与火浸透的炼狱。

燃烧的气球残骸扭曲着坠向地面,乳白色的气囊被火焰吞噬,化作漫天飘落的灰烬。氢气瓶爆炸后的焦黑弹坑里,横七竖八躺着鬼子的尸体——有的被烧成蜷缩的焦炭,有的胸腔炸开,内脏挂在荆棘丛上随风摇晃。

一个戴眼镜的军曹仰面倒在无线电帐篷旁,他的右手还紧握着南部手枪,但眉心多了个漆黑的弹孔,脑後的积雪被染成暗红色。旁边是个被炸断双腿的鬼子兵,肠子拖出两米多长,正用指甲在冻土上抠出深深的血痕。

油料库附近堆着二十多具尸体,都是被侦察连机枪扫倒的。有个胖鬼子肚皮炸开,胃液混着未消化的米饭流了一地;另一个瘦高个儿的天灵盖被掀飞,脑浆像打翻的豆腐脑洒在沙袋上。

而最惨的是岩洞口的重机枪组——集束手榴弹的爆炸把三个鬼子撕成了碎块,一条挂着血肉的断臂还搭在枪管上,手指保持着扣扳机的姿势。

但残存的六十多个鬼子已经缓过神来。

他们龟缩在油料库后的掩体里,用汽油桶和沙袋垒成环形工事。三八大盖的子弹“嗖嗖”掠过侦察连头顶,打得岩屑纷飞。偶尔有鬼子探出头发射掷弹筒,榴弹在制高点炸起混着冰雪的泥浪。

负责指挥的上尉军官,扭头看向林彦。

“长官!”

“气球被烧了!”

林彦的呼出一口浊气,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

“没关系,岩洞里,应该还有备用气囊!”

“但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重新给气囊打起!”

“必须尽快拿下这片洼地!”

“鬼子的援军,不知道什麽时候就会赶过来。”

那名上尉军官点了点头。

“明白了!”

“弟兄们……”

“上刺刀!”

上尉的吼声压过了枪炮。

一百多把刺刀“咔嗒”卡上枪口,寒光连成一片雪浪。

林彦看见胡连庆往手心吐了口唾沫,兴致勃勃的抓紧了装配了刺刀的毛瑟步枪!

侦察连里,那个满脸冻疮的老兵,此时居然在笑,缺了门牙的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家乡小曲!

最年轻的通讯兵把军号抵在唇边,冻裂的嘴唇在铜管上留下暗红血印。

“滴滴答……滴滴答……”

冲锋号刺破硝烟的刹那,所有蓝灰色身影如决堤洪水般冲下山坡。他们踩着鬼子尸体跃㣉战壕,刺刀捅进棉袄时发出的闷响像在戳破一袋袋谷子。

有个鬼子刚举起手雷就被刺穿咽喉,雷管在垂死抽搐中拉响,把自己人炸得血肉横飞。

另一个鬼子军曹挥舞武士刀劈断了两把刺刀,却被胡连庆一枪托砸碎膝盖,接着被三把刺刀同时贯穿胸膛。

林彦踉跄着跟在队伍末尾,看见一个侦察兵被鬼子刺刀捅穿腹部,却死死抱住对方滚进火堆;看见满脸是血的上尉用毛瑟枪打爆了最後一个掷弹筒手的脑袋;看见通讯兵用军号砸碎某个鬼子的鼻梁,自己却被冷枪打中后心……

但是没有一个士兵後退。

他们是精锐。

他们是教导总队的士兵,他们中有一大半,是金陵陆军军官学校的学生……

这一刻,跟着这群侦察兵冲锋的林彦,甚至听见了一个士兵,冲锋时,哼唱的的歌声……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