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章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誓扫倭奴不顾身!(2 / 2)

加入书签

“优秀的老兵,他们会用自己娴熟的技巧去驾驭狂暴的三八大盖,会用自己灵活的走位接近敌方山炮,然後拿手榴弹可劲招呼,会在嘈杂的战场上准确判断出对枪的狙击手的具体方位,给他们十个健康的年轻小伙和充足的武器与弹药,三个月後这就是一个颇具战斗力的战斗班。”

“这些见多识广的老兵,进可以组成战术尖刀,退可以成为新兵班优秀可靠的班长。可以说只要有这些老兵和足够精良的武器,就是一支军队的骨。每一个优秀的老兵都是一支军队最宝贵的资源。”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麽宝贵的老兵一口气就损失了三十多万!”

“直接导致,日耳曼的战败!!!”

“日耳曼帝国,当年到底是怎麽输的?日耳曼军队,在战争末期不缺士气……有“戈培尔体育场演讲”给他们打鸡血,他们也不缺技术武器……日耳曼装甲车辆产值,在战争後期,达到巅峰……缺的东西,第一是资源,第二就是老兵们!”

““赤红论坛”上,现在讨论最多的就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金陵保卫战的区别……”

“我看见有人列举了,日耳曼帝国战争後期的战争实录!”

“日耳曼帝国在陷落之前,有一个号称是帝国精锐的,日耳曼帝国的辛德林战斗小组……可这个战斗小组成员绝大多数就是一帮娃娃兵就算了。带队士官居然连战场都没上过,充其量就是个靶场英雄,根本没有领导战斗小组的能力。在守卫柏林时,他们组建的高射炮阵地,简单的可笑……他们把高射炮放在一个T字路口,看似好像一门炮可以封锁三条路。实际上就算不用迫击炮,一个战斗班组分三路包抄进攻,这个小组两炮都来不及开就要被带走。”

“而实际上,战争开始后,辛德林战斗小组布防的这个阵地,在所有人拚死的情况下,也只是勉强坚守了五分钟!苏埃维军,在摸清火力布局后,一分钟,就端掉了这个阵地……”

“可如果这个阵地,当时有两三个从斯大林格勒撤回来的老兵,会怎麽样?他们会教这些小孩怎麽利用周围的楼房布置交叉火力阻击敌人步兵对己方阵地的冲击,会指挥他们使用宝贵的八八炮优先轰击坦克这样的高价值目标,使他们无法清除掉己方的交叉火力点!”

“会教会他们以最安全有效的时机与角度冲向敌方坦克从而毫发无伤的归来。虽然最後这个阵地还会攻陷,但已经是一个合格的阻击阵地,怎麽可能只坚守五分钟!”

“这只是两三个老兵带来的影响,如果斯大林格勒德军能够全身而退,撤回二十多万这样的老兵,以及他们领导下的数千个合格的战斗小组呢?日耳曼帝国还会不会那麽快投降……那次世界大战,还要再多打多少年?”

“而现在,在金陵,我们面对的也是鬼子的精锐部队……”

“陆军精锐!”

“第三师团,第九师团,第十六师团,山田支队,第十八师团……”

“打掉一个师团,对鬼子的打击来说,都是致命的!”

“你不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你还不知道“论持久战”吗?”

“鬼子打不了持久战……”

“战争……把我这个平日里,不爱读书的废物,逼的抱着“战争学”使劲啃!”

“我明确告诉你,杀掉任何一个老兵,都是有意义的!?”

“你凭什麽说,抱着炸弹向着那群鬼子冲锋,没有意义?”

李海柱只觉得头皮发麻,他眨巴着眼睛,想要辩解什麽,可他看着林彦此时睚眦欲裂的表情,只是吞咽了一口唾沫。

而林彦则喘着粗气,像是想起了什麽。

“我在论坛上,简单了解了,你组建的这支部队,五湖四海的都有。”

“但金陵城已经牺牲的士兵里,也来自五湖四海……这里面有正规军,甚至有少校,有打了足足十七年仗的市长,甚至一级上将,金陵总司令都战死在中山陵!”

“还有读书人。大学生,中学生,都有……就连女学生都死了很多个。认识字的人,在这个年代有多少,你不清楚吗?没人逼他们当兵,没人拉他们的壮丁——但是他们来了。“

“还有农民。有本就生活在江南,太湖边的老百姓,失去了家乡和土地,却舍不得家乡和土地,宁死也不投降的农民。他们从军的人也有不少,光我知道的就有好几个……有些我知道他们的名字,更多的我不知道!”

“有教书先生,有出家的和尚,还有最先死的王溪,他死在幕府山……死的时候,肠子都流出来了……”

“还有姑娘们……豆蔻……他娘的,豆蔻,她外祖母把她托付给我,可我把她给弄丢了,我到现在甚至都不知道她是死是活。”

“还有瞻春楼的姑娘们,她们为了救一船同胞的姓名,上了鬼子的船……她们虽然不可能去打这场仗,但她们比男人还要坚强。”

“他们来自哪儿?”

“王溪是,滇南泽,太极山人;张铁柱,辽东黑水镇刘家村的,陈书白,江南姑苏人;周虎全,川渝夔门人,武青云,也是江南人……还有教导总队死去的士兵,徽州的,星城的,云梦泽的,粤州的……"

“如果把他们每一个人的家乡在地图上画出来,那就是已经沦陷的和战火中的大半个大夏国……”

“如果把每一个人的故事拼凑起来,你会看到这个国家一代人几乎所有可能的样子。不同阶级的,不同性别的,不同性格的。”

“然後这群人从各自的家乡来到金陵,有的甚至跨越大半个中国,在金陵城战斗丶生活丶死去……”

“他们的牺牲,哪一个是没有意义的?”

“这他娘的是全民族的抗战,这不是一家一姓丶不是两三个省市丶不是一个将军一支部队的战争。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他们,没有人天生就要做军人。王溪应该在家配着自己的阿妹,两人在滇南种花种茶叶;我这副身体的原身,陆言,应该好好在金陵大学读书;豆蔻那孩子,不应该去当个娼妓,她应该成为他阿婆的骄傲;张铁柱应该在东北娶个漂亮媳妇,之後搂着他的老婆孩子热炕头;陈书白,至少他娘的应该和他的未婚妻完婚;梁金水,应该能在他的老家当个孝子,为他娘养老送终……”

“这他娘的,才是事情本来的样子。”

“可因为这他妈的,该死的他妈的战争!”

“他们都死了!!!”

“他们哪一个的死是没有意义的?”

“我不想像你一样,让他们都活着吗?我不想让他们吃一顿好的,哪怕只是一顿猪肉炖粉条吗?可能行吗!?”

“你在金陵军工厂,组建了这支溃军,让不想拚命的他们,专心致志就搞生产……可以!”

“因为金陵城,的确需要这样的一支队伍!”

“可你不能把苟活当成聪慧,把牺牲,当做愚蠢!”

“老坛酸菜”张了张嘴,他想说些什麽,可林彦已经按住了他的肩膀。

“没时间继续耽搁了!”

“饶行出发!”

“但你要认清一件事……没人想让这些老兵,白白牺牲!”

“我……还有我们,从没把他们当炮灰!”

“只是国危若累卵……”

“我们不去牺牲,我们都去苟活,这个国家,就真的完了!”

而就在这时,远处又传来炮声。

林彦抬头,看见远方,炮火把天空映照的火红一片,他不自觉的低声喃喃……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登录用户跨设备永久保存书架的数据, 建议大家登录使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