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诸卿儿子都考上了吗?(2 / 2)
不仅仅是震惊。
国本,被动摇。
保持着镇静,皇帝道:「众爱卿,议一议吧。」
在皇帝起头后,年迈的孙琰,痛彻心扉的怒道:「赵湘竖子!不足月余,数万大军就此折损,此乃知兵之将者所为?」
「……」
这一骂,荀候赵伦颤颤巍巍的走到了中间,不知何时,已然涕泗纵横,叩首道:「赵湘损兵折将,陷北凉于危境。老臣,愿以死谢罪。」
「不要动不动就寻死。」
皇帝无奈的叹了口气,随后令太监将荀候赵伦搀扶起来,回到了位置。
「陛下。」
这时,武将陈可夫也站了出来,指责的说道:「武威尚有数月粮草,姬渊就算围而不打,消耗也十分巨大。赵湘挺兵冒进,实为贪功。如今陷整个凉州于被动,如若不严惩,恐伤将士心气。」
虽然文官武官是对立的站位,但并不代表双方就是对立的。
本质上,还是勋贵和士族集团的对峙。
勋贵也有文官,士族这边也有武将。
只是说绝对的军政大权,还是掌握在钦州勋贵手中。
「那该当如何?」皇帝问。
有人道:「当降赵湘为百户,冲锋陷阵,军前效力。」
随后,夏醇上前,双手握拳,单膝跪道:「末将愿替换赵湘。」
同样是话音刚落,廷尉陈凌便冷讽道:「夏将军是觉得之前败仗打得小了,这次想来个大的是吧?」
「……」
夏醇脸颊瞬间涨红,紧握拳头,怒道:「如若不胜,吾愿以死谢罪!」
「夏将军之死事小,凉州被那姬渊拿了事大喔。」国子监的大学士孙康也嘲讽道。
「那你说如何?你去打!」
原本想要挽回『败仗将军』颜面的夏醇,被如此羞辱,彻底急了。
「文臣辅国,武将戍边。」
冷眼的看着夏醇,孙司徒骂道:「你这是什麽话?要老朽拿着刀枪与那齐贼厮杀,这便对了?」
孙琰一句话,就把夏醇噎死了。
低下头,不敢再行放肆。
勋贵集团也只能怒不敢言。
逆风团打不了。
「陛下,末将愿立军令状。」
但夏醇有不得不洗刷的臭名,随跪地叩首,语气颤抖。
「再议,再议。」
皇帝没有接茬,让其起身归位后,重新的继续朝会。
这就是朝会的气氛吗……
第一次经历这个的魏忤生,感觉有点太刺激了。
这时,梁中候,后将军萧群开口道:「武威必失,朔风也不可守,臣建议将大军撤出,焚城,坚壁清野,把北凉谷地百姓都南撤,据守馀下凉州。不然,也是白白损失精兵。」
明眼人看得出来,北凉已经没有守住的可能性了。
而不同于『败仗将军』夏醇,和儿子打了败仗的荀候赵伦,梁中候是勋贵,也是名将重臣,一般不会有人喷他。
实际上赵伦也没人直接喷,但『赵湘竖子』这话都出来了,跟辱他没有区别。
「离国公,你觉得呢?」皇帝问。
众人看向离国公,这个勋贵领袖。缓缓的,他开口道:「萧将军可以去都督凉州,在北凉可能失守后,与姬渊对峙。但朔风不可轻放,相反,朝廷还是要尽所能的救一下……不然军心失了,民心也就散了。」
他这番话说出来,勋贵们知道了,他是要赵湘死。
这跟勋贵集团想要『保赵湘』的意见是相左的。
没错,勋贵的确是跟士族对抗,水火不容的。
但勋贵的领袖,也未必完全完全就偏袒他们自己人。
离国公需要考虑的,是大虞的天下。
为了社稷,他也可以给江南世家让利。
而知道自己儿子基本上活不了的赵伦,也不禁潸然泪下,哽咽出声。
「那萧将军任都督,陈廷尉为刺史,去拱卫凉州吧。」皇帝决定道。
「「臣遵命。」」
二人异口同声接旨。
而听到这个,孙司徒等人的脸色,虽未明显改变,但确实是舒展一些了。
地方的军政大权,勋贵和士族对半分了。
在这之前,是不太可能的。
而原刺史降职,廷尉顶上了刺史,在廷尉府任右监的孙恒,也能往前走一步。
这,就是利益让步。
「当然,朔风是不可能让的。」
大致的方略定下后,皇帝又对小战役作出指示:「哪怕难守,不可守。我大虞,寸土不让。朕也要让天下人看到,抗齐的决心。」
皇帝的这番话说完后,魏忤生走到了正中央来。
而见证这一幕的太卜令司马煜看了眼魏忤生后,又错愕抬起头,望向天子,内心一阵恶寒。
陛下,从未忘记除掉梦中逆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