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章 得粮八万,民夫两万(2 / 2)

加入书签

「那时安你写信让孙司徒送点过来。」魏忤生用玩笑回应他的玩笑。

二人都被整乐了。

一旁的心月真的觉得,这两人真的就是能莫名其妙的说起笑话来。

而很快,宋时安又能一改轻浮,道:「殿下,那就把所有人,全部都拉进城里,抗贼。」

「……」

魏忤生对于这个像是灵光一闪的思路给定住,反问道:「朔风现在已经很拥挤了,两万人,塞得进去吗?」

「路上,瓦上,营地里,都能睡。」宋时安说,「甚至牵一根绳子,脸趴上面都能睡。当然,不至于残忍到这一步。」

又在带我大英节奏。

「我们的军帐有限,这夏季还好,快到了冬季,该如何应对如此庞大人口?」魏忤生问,「这是北方,会冻死的。」

「到了冬季那就更不应当担心了。」

「为何?」

「那个时候人已经死的够住了。」

「……」

宋时安沟槽的地狱笑话没有逗笑任何一个人。

「那粮食真的能拖到吗?」魏忤生问。

「够。」对此,宋时安相当认真的说道,「这些粮食,正好就够这些人每日大量劳力下,一直到冬季来临。」

其实豪族原本会有更多粮食的。

今年是丰年,到了秋收的时候,又会得到无数的粮食。

只可惜等不到了,只能尽早的付之一炬。不然让姬渊在这里丰收了,那压力就大闷了。

魏忤生,在非常用力的思考。而后,喃喃道:「既然是要让他们进朔风城,我们却在朔风更南方的祁县乡里聚集,你这事先没有想过……不不,你竟然不跟我说,你早就想过这个了!」

小魏他,这才领悟。

将所有人都在祁县的乡里荒原集合,而非是朔风,就是在做这样的打算。

道理很简单。

如果在朔风集合,那豪族就会心里打颤:这不会是要拉我们过去守城吧?

但不是,而是在更南方,甚至离朔风远了三十里地的地方。

人的正常思维肯定是,这是要迁回南方啊。不然,还往回走啊?

这样做,就能让那些人毫无顾忌的跟着虞军走,不至于在更多士兵不在,管制力还不够的情况下生了民变,半路逃窜。

现在,魏忤生和宋时安带着更多的兵来了,还基本上都是骑兵,他们这下子,想走都走不掉!

「殿下抱歉,我也有难言之隐。」对此,宋时安比较冷静的解释道,「原本我想的真的是,如果粮食不多,就把大部分粮食和青壮带走,其馀妇孺老弱就给罗庭将军送过去。」

「而如果足够,就将他们全部都拽到城里,陪我们死守。」魏忤生说。

「是。」

「可是啊……」

这想法固然是没问题,但魏忤生相当难受的点,是另一个:「可是,我才刚指着赤水河为誓,说要送他们去安全的地方,现在转头就违背誓言……这哪是你有难言之隐,这是我的难处啊!」

「殿下的难处,就是我的难处。所以,我是这个意思。」宋时安看着他,仿佛也有些『为难』的说道。

魏忤生:「?」

心月是真的有点绷不住。

你的难处就是我的难处……真好意思说啊。

她强行抿了抿嘴后,才继续保持原来的表情。

而扶着额头,魏忤生露出了有些挣扎的表情,然后自我麻痹道:「我知道的,我没事的,一切都是为了守城。」

话是这麽说,但六殿下还真的是很要脸。

见状,宋时安说道:「殿下,不会真违背誓言的,可以由我来说。」

「你……」

魏忤生看着他,有些担忧的提醒道,「还是稍微体面一下,可以吗?」

最理解张公的一集!

「没问题。」

包体面的。

得到了小魏的允可后,宋时安便再也没有顾及。

二人就这样骑着马,去到了这两万人的前头。

见到魏字旗,还有这位神采奕奕的『将军』,老百姓们也隐约的猜出了,这位就是六殿下。

「六殿下到——」

伴随着通报。

那十一位宗贼的家主便连忙的凑过来,一起的对魏忤生进行着匍匐的跪拜。

「诸位,我先前跟你们承诺过的。」马上的魏忤生说道,「此战若败,我也将以六皇子的名义,允诺你们在南凉的耕地。而此战若胜,你们原本的土地,一寸不少。包括那些乌垒,也会为诸位建楼,让你们住回去。」

「谢殿下!」

众人一齐的谢恩。

「那就出发吧。」

魏忤生用马鞭摔打了一下马屁股,指着北边,准备起行。

众人突然一愣,左顾右盼之后,其中一人连忙的提醒道:「殿下,方向不对吧?」

「哪里不对?」魏忤生问。

「我们应该往南边走啊,而那边,不是朔风的方向吗……」

「就是去朔风啊。」

魏忤生强行镇定的说。

「啊?」

「怎麽会是朔风呢?」

「殿下,您不是亲自指赤水为誓……」一人都快急哭了,说道,「要送我们去安全的地方吗?」

「城里还不安全?」

就在这时,宋时安突然道。

「……」

所有人,徐徐看向了他。

啊(心中咆哮)!

「大人呀!这朔风怎麽会安全呢?姬渊都要打过来了啊!」

「有禁军,有六殿下,还有高耸的城墙,难道还有比朔风更安全的地方吗?」宋时安反问道,「就算把你们送到南边了,你们现在没了乌垒,兵器也被徵用了,碰到叛军流民,山贼土匪,那才是危险呢!」

「大人费心了,万分感激。」那人急的要跺脚,「但在下认为,区区山贼流民构不成威胁……」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宋时安郑重其事道:「殿下既然立誓了,就一定要对这朔郡的子民负责。不用多说了,快快入城吧!」

众人彻底的无言。

环看四周,发现军队早就把所有人都守住,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后,也只能绝望的认命。

这时,曲家主有些无力的问道:「此番守住后,宋堂尊还会在朔郡吗?」

「那怎可能?这里都没人相信我了。」宋时安一本正经,「肯定得换个地方。」

曲家主缓缓点头,道:「考虑周到,考虑周到。」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