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六章 货币政策靴子落地,凯诺科技吸筹拉(1 / 2)

加入书签

第147章 货币政策靴子落地,凯诺科技吸筹拉升

[财研网早盘提醒]:因受《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不确定因素影响,银行丶证券丶保险等金融板块出现回调,两大指数均小幅低开。

靴子没有落地前,大量资金都在场外观望。

早在六月初,就有市场小作文提到了信贷收缩问题。

如果国家真的要收紧信贷,那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就肯定会提到,并且这对银行板块来说是个短期利空。

为什麽说是短期利空?

因为对于银行来说,一旦信贷资金收紧,它的业绩报表肯定不如一二季度报表好看。

但从长远目光来看,收紧信贷,提高门槛,减少不良资产率,是可以促进行业良性循环的。

经济可以放水,但不能一直放水,如果大水漫灌,只会让经济从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然而散户还在犹豫不决,心里想着牛市的时候,华夏基金的王亚伟已经把自己债券基金的最后一笔股票持仓给清掉,伸了个懒腰道:「搞定,就让散户慢慢玩吧。」

作为华夏基金的门面,他不仅拥有一手渠道消息,还有超乎常人的判断力。

IPO重启和设立创业板,这两项动作都是在向市场吸血,他不认为A股有那麽多资金可以满足新上市的企业需求。

说白了就是,他觉得市场资金会枯竭,选择看空。

不仅仅是王亚伟,华国十大老牌公募基金的明星经理,有近半数都在合规范围内,抛售自己旗下基金的持仓。

要不是前段时间,有「机构内鬼」把他们大幅抛售的消息传了出去,王亚伟早就把可售出筹码清空,稳坐钓鱼台看戏了。

除了王亚伟以外,华夏基金的几位明星经理,如孙建冬丶陶宇昂等人都在疯狂减仓。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打破华夏基金最短公募记录的陶宇昂,他的「华夏医疗价值混合A」基金的收益率仅有0.4%,远远低于其他基金公司同类医疗基金。

这段时间陶宇昂也很苦恼,他本想着大展拳脚一番,可离开了张扬的市场研报,他的真实水平完全无法驾驭海量资金。

在意识到自己水平不足后,陶宇昂便不断打听王亚伟丶孙建冬,以及其他基金公司经理的操作情况,发现他们都在清仓后,他也选择了清仓。

机构资金的集体抽离,是近期缩量上涨的元凶。

经常炒A股的散户基本都听说过机构资金,但却很少有系统性地了解过,机构到底是哪些机构。

最常见的机构,就是公募基金丶私募基金和证券公司,其次是保险公司丶社保基金丶银行理财子公司丶上市公司的产业资本,以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

此时看空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以及各大证券公司的自有资金。

在王亚伟丶孙建冬丶陶宇昂等基金经理清仓的时候,还是实习生的何婧已经向自己上司林卫国递交了《基金档案》。

坐在办公室工位的林卫国伸手接过《基金档案》,扶了扶银框眼镜,随后便仔细查阅起来。

他低头查阅的时候,何婧能清楚看见对方谢顶的额头,在自然光下泛着的油光。

「多资产配比,用信用债打底收益,还要加上房地产股票的波段操作,这可不是小工程。」

林卫国查阅过后,目光看向面前的何婧道。

随后,他又说道:「募集资金才2亿,这太少了,我会帮你安排渠道推广,把资金提到5亿。」

「谢谢林总。」

何婧心中一喜。

她设定募集2亿,就是考虑到自己没有资源,很难募集到5亿资金,所以给了个保守数字。

「不用谢,都是公司扶持。」林卫国微笑说道。

如果是其他人想拿资源,他怎麽说也得让对方付出点代价,这在金融圈是潜规则。

但何婧这个女生,他实在有些捉摸不透。

这段时间他去调查过,完全没有查到对方有什麽特殊背景,甚至就读院校都不是拔尖的。

可就是这样一个没查出背景的女实习生,居然能让华信基金的副总亲自打招呼,林卫国哪怕吃了十个胆子,也不敢轻举妄动。

在提交了《基金档案》后,何婧便回到了自己办公室,开始制定《基金持仓计划书》。

她目前想法很简单,就是利用债券确保打底收益,再赌房地产板块的未来发展。

为什麽会选房地产?

四月份,她在制作宏观市场研报的时候,就和张扬探讨过华国的经济发展趋势。

当时张扬提到过,华国有差不多10亿的乡村人口,他们会随着国家工业化的推进,被迫涌入大城市,并在城市扎根发展,也就是乡村经济往城市经济过渡。

那为什麽说是被迫?

试想一下,你在农村辛辛苦苦种一年地,收获的粮食还不如别人进厂打工一个月工资买的多,谁还愿意在乡村呆着?

收入上的差距,让乡村人口不得不向城市聚拢。

既然有大量乡村人口前往城市发展,就肯定有一部分人留下来定居,那麽买房就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目标。

乡村人口源源不断涌入,城市的房地产行业能不繁荣?

这也是何婧选择房地产的底层逻辑,赌的就是房产会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而发展。

……

上午10点钟。

两大指数出现了严重分歧。

上证指数现报2880.29,跌幅是0.43%,而深证成指却上涨了1.9%,现报11336.05点。

这是由于银行丶保险等金融板块都在下跌,还有华国石油同样出现了回调。

深证成指上涨,归功于煤炭丶有色金属和钢铁,这些都是近期有利好的板块,其中华国神华和赣西铜业涨幅都突破了4%,后者更是连续往上突破。

大盘风格的切换,让散户根本反应不过来。

[暮暮朝朝]:有色金属是疯了吗?赣西铜业丶华国铝业都在涨,还有华国神华这个煤炭龙头,简直不当人了啊,5.1%涨幅!

[俯瞰世界]:隔壁深证成指都要升天了,上证指数还在水下,我玩你妈的菠萝派!

[青天大老爷]:鞍钢股份上涨7%,太钢不锈上涨2.2%,宝钢上涨3%,我明明看见了钢铁利好,就是没及时买,操了!

[弯道飙车]:钢铁丶煤炭丶有色金属轮番上阵,我建议把深证成指改为大盘主点位,这样我们就可以瞬间10000点,明年冲击20000点都不是梦。

散户们还在吐槽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悄然召开,华国人民银行的领导周川面向国台镜头,念出手中新闻稿。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一系列扩大内需丶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作用下,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增多,总体形势企稳向好。

但全球经济依旧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阶段,华国经济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机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华国人民银行会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确保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充裕,确保国内的金融体系平稳运行。]

当「适度宽松」四个字说出,银行股票集体出现上攻。

原本跌到5.28元的工商银行一柱擎天,来到了5.42元,瞬间抹去2.58%跌幅。

不仅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丶华国银行丶华国人寿等金融类板块股票,都出现了一柱擎天的拉升,上证指数也抹去了跌幅,微涨0.17%,现报2897.62。

廖国沛见此情景,惊叹道:「暴力拉升,这是哪路资金?」

「国家队,不用想了。」林广昌直接盖棺定论。

能够直接拉红大盘,并且还是银行丶证券丶保险等金融大块头,只能是国家资金。

「没错。」张扬点了点头,认同道:「能直线拉升银行板块的资金不多,首先排除游资和散户,其次现在机构都比较保守,就只剩下国家资金趁着利好下场护盘了。」

「说实话,我完全没听明白周行长说了什麽,利好消息是哪句话?」廖国沛实在摸不着头脑。

虽说他是游资,但有些时候是真听不懂官话。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这和上季度的货币政策会议一样,说明放水依旧持续。」

张扬点出重点。

林广昌在国企混过,也可以听得懂官话,他点头道:「没错,周行长说了很多,但股民真正想听的就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这八个字,相当于给未来货币定调。」

三人闲聊时,目光始终盯着自己的电脑屏幕,利用大盘短期的拉升进行吸筹。

凯诺科技今天并没有跌停,而是小幅下跌3%,现报4.08元。

在张扬丶廖国沛等人吸筹的时候,远在江浙财经大学的赵强眉头紧锁,似乎发现了什麽端倪。

「跌到位了吗?」

「按理来说,一只被游资控盘过的股票,不可能这麽快跌到位,特别今天大盘还是低开。」

在他看来,如果上一个交易日的筹码是散户互相承接,那麽今天大盘回调,凯诺科技的承接力度不应该这麽强。

6月23号散户进去承接,可以理解为搏小幅反弹,就类似于首阴战法,就赌你10%下跌以后,第二天会给出上涨。

可今天的情况,明显是搏反弹失败了,因为凯诺科技开盘依旧下跌,这种情况理应加剧恐慌盘丶投机盘和套牢盘的出清。

再看分时量能,赵强发现分时能量虽然不大,每分钟就几十手,但就在大盘拉升的瞬间,是有资金大笔吃单的。

「难不成国家资金在重仓凯诺科技?」

「还是说……」

赵强眼神微眯,他总感觉凯诺科技有些不对劲。

如果昨天的盘面可以解释为散户使用「首阴战法」,进来看看有没有机会,那麽今天的承接力度,完全无法用「非人为」去解释。

「不对!」

「有点不对劲!」

赵强眼睛眯成一条线,死死盯着分时盘面。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开始介入分时吸筹,试试到底有没有游资的存在。

就在他吃了十分钟筹码后,廖国沛率先发现了有资金介入,连忙说道:「好像被发现了,有资金在和我们抢筹。」

廖国沛能看出来,张扬自然不会看不出来,快速决策道:「停止分时买单,试探对方意图。」

「这样不就明牌了吗?」

林广昌不解。

原本维持在30手到60手的每分钟买单,现在突破到了100手,如果张扬丶廖国沛和林广昌三人停止买入,量能会瞬间回到原先30到60手的区间。

现在介入的资金也会明白,有资金一直正在吸筹。

「就是要明牌,而且尾盘还要制造资金异动,提醒所有人,凯诺科技有资金在吸筹。」

张扬淡淡笑道。

「???」

「???」

廖国沛和林广昌顿时懵逼。

他们目光移开电脑,看向主位的张扬,异口同声道:「我们手里筹码不够吧?」

昨天复盘张扬明明说,要吸筹到一个亿左右,可现在满打满算就七千来万,距离一个亿还很遥远,如果现在制造资金异动,那到底是拉升还是不拉升?

两人想不明白。

他们不懂张扬在想什麽。

张扬抬头看着两人疑惑的目光,讲解思路道:「周一徐翔丶孙国栋自救,我们观望了一天,等待恐慌情绪蔓延,周二我们下场捡带血筹码,到了现在周三,恐慌情绪最多再维持一个跌停,但由于我们资金介入,吃下了恐慌筹码,股价已经趋向于平稳。」

「如果我们想要更便宜的筹码,常用手法是震荡或暴力砸盘,人为制造跌停恐慌。」

「那问题来了。」

「顺应大盘吸筹,徐翔和孙国栋那帮游资可能看不出来,但砸盘下杀这麽明显的游资行为,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张扬换了口气,继续讲述道:「不砸盘,我们拿不到更便宜的筹码,砸盘,其他游资可能介入,并且他们手中的筹码会比我们的便宜,容易遭到对方狙击。」

「另外凯诺科技和美锦集团是借壳上市,这里面涉及到停牌调查,要是只有我们一家炒作,可能会有巨大风险。」

「在已经拿不到更便宜筹码的前提下,现在首要任务不再是吸筹,而是在吸筹的同时,吸引各方资金的关注,引诱它们回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露出破绽,先让一部分回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牢牢掌控住盘面局势。」

赵强以为是自己发现破绽?

实则不然!

只是张扬的故意为之!

他之所以不指挥廖国沛和林广昌砸盘,是不想闹太大动静,毕竟他们没完成吸筹。

可要是放出小诱饵,这样既不会闹太大动静,还能吸引场外资金持续关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