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章 永历通宝(2 / 2)

加入书签

……

中午,俩人就在官署内小酌一杯。

周绍拿出了几个崭新的顺治通宝铜钱。

只是一眼,蒋青云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这钱,铜的比例少了。」

「眼下特别缺铜,只能掺铁和铅。」

「以后怎麽办?」

「解决不了,户部内部有共识,除非拿下云南,或者海外大批买铜,否则宝泉局只能凑合。」

「各省下属的铸币局呢?」

「也都差不多。」

「老周,我说句犯忌讳的话,朱由榔现在不能垮,他如果垮了,我们就难了。他撑住了,战事不休,我们在京城里才有腾挪的机会。」」

「我明白,八旗太团结太有战斗力了。如果能够削弱一半,乃至更多,京师的朝堂格局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上升空间。但是,我对大西军那帮军头信心不足,他们能撑得起半壁江山吗?」

最⊥新⊥小⊥说⊥在⊥⊥⊥首⊥发!

「会好的。」

蒋青云微微一笑,举起酒杯。

历史上,大西军即将大出,李定国两蹶名王,威震西南。

之后,洪承畴临危受命走马上任五省督师,以老辣的手腕再次重创明军,把朱由榔的最后一丝希望打灭了。

如今,或有改变。

……

饭后,蒋青云离开时,特意叮嘱。

「老周,从开模到锻造全程务必要小心,不可假手他人。」

「三弟,珍重。」

「珍重~」

周绍目送蒋青云离去之后,每日巡视铸币流程,暗自把流程记在心里。

「大人,太热了,您老出去喝茶吧。」

「不急,你来看看这个铜钱。」

「这是工部宝源局的铜钱。」

「怎麽分辨?」

「大人您瞧,通宝的这个通字,两局不一样。通字头是三角,走字底有两点的,就是工部宝源局出的铜钱。」

周绍点点头,背着手离开了。

……

蒋青云马不停蹄,又派人找来了绿珠的亲生父亲,黄大屋。

「小人拜见御史大老爷。」

「在瓦工行会做的还习惯吗?」

「太习惯了,在城里做事比种田强十倍。」

「行会现在有多少人?」

「200多号人。」

「扩大到500人,我在靠永定门附近辟出了一两条街,你去给我盖房子。」

「不知老爷要盖什麽样的房子?」

「红砖四合院,用来安置五城兵马司弟兄们的家眷。明日,我让人把图纸送去。你现在回去准备~」

「是。」

黄大屋弯着腰离开了,自从进了城,女儿绿珠从未私下见过他,更没给过他一钱银子。

……

捎信回去,没过几天,老家就来了更多的人。

黄大屋望着这些表情畏惧的乡亲们终于找到了当老爷的感觉,他撸起袖子站到高处,举起右手。

「走,我带你们去干活儿。」

「黄老爷,咱做什麽活儿?」

「盖房子,一天工钱50文,还管两顿饭。」

众人欢欣鼓舞。

地皮丶工人丶砖瓦,都是蒋青云一手操办,从头到尾,自给自足。

……

这一年,是顺治7年,也是永历4年。

50多岁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坐镇湖南永州城,调度大军,以三顺王为先锋,分2路进攻,从年初开始就一直不停的打。

客观评价,济尔哈朗的军事才能很一般,是开国诸王当中垫底存在。但他知道,清军的组织度和战场意志远高于明军,耗下去,就能赢。

八旗以督战为主,偶尔下场,三顺王的汉军承担了大部分战事。

每死30个汉军,才死1个八旗兵。

清军在严令之下打苦仗,打呆仗,打的明军意志崩溃。

南明的地盘不断缩小。

南明的内部还在疯狂内斗。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