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5(1 / 2)
她噼里啪啦说完,下巴一抬,瞅瞅大嫂,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大声道:“我们阿宁夸我呢,说我记性好,学东西快,豆腐点得味儿特别正!你们好好尝尝,回头阿宁发话可以教亲戚的时候我再来教你们。”
老娘还好,今儿对她格外热情,拉着她的手闺女长闺女短的,要留她吃饭。
弟媳们也还行,独大嫂的脸跟要打雷下雨似的。
当初她琢磨点豆腐的时候,就这个大嫂,一点不支持不鼓励,净说风凉话,挑唆娘别给她吃饭,省得她祸祸豆子。
她祸祸啥了,没点出来的浆子不是也能喝?
“娘,我走了啊,我得回去挑担子换豆腐呢。这一天换下来,起码换两斤豆子呢。”
说完她摆摆手背着笸箩小跑着去了。
张氏大嫂酸溜溜的,“哎,可下让她抖起来了。”
想起大嫂那酸溜溜的眼神,张氏就觉得痛快,我分明是老张家的闺女,你一个大嫂却处处把我往外人上推,生怕我回娘家多吃一口饭。
爹娘也是,娶进儿媳妇闺女就成了外人。
罢了,她好好换豆腐,多换两斤豆子,自家过得就轻松些,再不用一家子十四五口人吃那两斤豆子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路上三人心里有点没底,也不知道谁先提起来的,说要不咱先七两换一斤,试试水?
毕竟阿宁厉害,大家都信服,别说七两半,八两也有人愿意换,可她还七两呢。
最后三人一起拍板甭管多远,她们就和阿宁一个价儿。
反正远近的她们一天就这些豆腐,最多下午再出来一趟儿,那也没有这些豆腐了。
等过了三里路三人分开,一人找一个村子进去换豆腐,谁早换完谁先来分开地等,集合以后再回家。
张氏还建议她们为了安全,也为了尽快把豆腐换完,一进村就喊:“送豆腐上门啦,豆腐娘子家换豆腐啦,七两换一斤,和去家里一个价儿啦。”
张氏是最敢张口的,毕竟她从小就羡慕那些挑担子的小商贩儿。
虽然走街串巷挺累,但是他们比庄户人赚钱多。
而且再累也没有庄户人累,有些累是喊给外人听的,让人别只眼热他赚钱也看看他多累。
庄户人不喊累,因为没人跟他们抢这活儿,自然也没人听。
张氏自打跟一个小商贩儿搞好关系,知道对方赚钱以后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她脑补过无数次自己也挑担子卖东西的场面。
要挑着担子昂首挺胸,有精气神儿,不能让人觉得有气无力很疲惫。
要头发衣服脸手指都整洁干净,不能让人觉得埋汰。
要面带微笑,不发怵,见人就打招呼,陌生人也能变熟人。
再者她们进村先喊豆腐娘子,可以拉近跟村里人的关系,他们都去阿宁家换过材料。
果然,一听张氏喊豆腐娘子,没下地的村里人就出来看怎么回事。
很快一群人围上来,“真的是豆腐娘子家的豆腐,我要换!”
张氏:“我是她本家嫂子,还有俩婶子一起出来的。我家弟妹说了,近处的去她家换,远一点的不方便过去俺们就给送过来。”
闻言立刻就有长辈发话:“都听见了啊,这是豆腐娘子的家人,谁也不许添乱,要换豆腐的赶紧,换完让人家回去吃饭。”
也有人围着问豆腐娘子家房子盖如何了,啥时候教俺们做豆腐啊。
张氏都笑呵呵地说快了,大家伙儿别急,这几天俺们先送过来,过几天你们就自己学。
有豆腐娘子的名头加上长辈们发话,张氏三人的豆腐就换得非常顺利。
不要小看这个,有了这个,村里的混混就不敢随便调戏欺负她们。
若是她们挑担子去一个陌生的村子试试?
那些心怀恶意的不给抢了也得围着威胁恐吓说风凉话,非给吓得落荒而逃不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