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1 / 2)
们做豌豆黄豆沙糕吧。”
她以前做过绿豆沙包红豆沙的糕点,现在豌豆沙有了,红豆沙也差不多,凑一起也很好吃的。
糖是万人迷嘛。
果然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要的要的。”
宝儿也很激动:“二舅母二舅母,能不能给我奶带一盒?”
奶对他好,他对奶也可好呢。
沈宁捏捏他的小鼻子,笑道:“你这么懂事,这么俊,这么乖,当然好啦。”
宝儿被她夸得小脸红扑扑的。
抱着沈宁的大腿就蹭蹭,“二舅母真好。”
小珍珠吃醋了,一把将他扯开,大声道:“你醒醒,我娘夸谁都这样的。”
宝儿现在还理解不了“我娘夸谁都这样”意味着“她没有真的夸你好”这层意思,所以并没有不开心,反而笑嘻嘻地。
小鹤年立刻拉他和小珍珠去一边儿看红豆了,别给娘裹乱。
沈宁忙松口气,要不她还得给宝儿发誓自己真的夸他好了。
裴母一边搅拌豌豆沙,一边跟沈宁说裴云带来的节礼。
“还是以前那些点心,另外带了十斤面粉,还有两条肉,一条有两斤,还……”她犹豫一下,道:“说是给我带了一床大褥子,我瞅着就是床被子。你们那被子不行,给你们盖。”
她怕二儿媳嫌弃别人的旧被子。
沈宁笑道:“娘,那是阿云孝敬你的,你垫着吧,要是太大你拆开给我爹把被子絮一絮。”
为了不让吴秀娥偷裴父的被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裴母棉被的旧棉絮都给裴父絮上。
她相信婆婆能想到这层。
至于她和裴长青,自然不会要裴云的被子,不是旧不旧的问题,而是裴云有孝敬爹娘的义务,没有帮衬他们的责任。
她已经跟张氏和荷花嫂子几个说了,让他们帮忙问问附近有没有种棉花的,帮她凑几斤皮棉,她出和外面一样的价格。
在铺子里她舍不得那一文,从老乡手里买却又不计较那一文。
可能她知道老乡和自己一样苦吧,就那么点东西都不容易。
这就和社畜店里买东西货比三家,路边看到摆摊儿的不问价钱一样。
裴母见儿媳妇不是因为嫌弃才不要,笑道:“别买了,我把之前你买的几斤新棉花拆出来给你们絮上。”
沈宁:“那多麻烦,我让她们帮我寻摸棉花呢,过几天就有信儿了。”
裴母:“那钱上不宽裕了,人家愿意要豆子不?”
以前裴母不当家,家里有没有钱不归她管,现在她和沈宁裴长青过日子,沈宁又喜欢大事小事和裴长青商量,她和孩子们也听了,自然就上心,也为家里盘算盘算。
沈宁宽她的心,“这点小钱不当什么,里正伯和童大舅那边给咱赊账呢,现在家里没那么紧张。”
至于做什么她和裴长青也有了计划。
她去看看裴云和宋福瑞带来的肉,最好的五花,那就意味着肥多瘦少,不适合做红烧肉。
她决定今儿用小姑子带的这条肉加上自己买的一半炖红烧肉,焖一锅大米饭,再烙几张葱油饼。
这么多人,单纯大米饭不够吃的。
葱油饼有油酥,而且酥脆喷香,招待宋福瑞绝对不掉价儿。
今儿先不包饺子了,明儿中秋节再包。
人家宋家也不差这顿饺子。
沈宁把肉清洗一下,切肉的时候发现切不动。
家里这把破刀平时也就切切豆腐和菜,现在切肉就不行了。
她又去缸沿上擦擦一顿磨刀,虽然能切肉却切不断肉皮,她又把剪刀洗干净用来剪肉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