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0(1 / 2)

加入书签

傍晚,麦掌柜决定趁着城门未关的时辰出城。

他请杨老板坐镇酒楼,又简单安排好大厨二厨以及二掌柜的活儿,这才带着一个小厮一个婆子匆忙坐马车下乡了。

带婆子是为了方便跟豆腐娘子说亲近话儿,他一个男子不好跟人说得太过。

等麦掌柜走后,杨老板又吩咐贴身随从去街面上找几个帮闲过来,让去跟踪打探高里正的消息。

很快,随从回来禀报:“老爷,那姓高的带着一个婆子一个媳妇跟姓靳的去了茶楼。”

杨老板很快明白,这是靳老板给高里正介绍顾客呢。

他点头,沉着脸,“给我盯着他们,看他们还去哪里。”

这会儿高里正可开心得很。

昨晚上他就去沈宁家一起把豆制品装包装车,今儿四更天还黑着他就带着大儿子和张氏、三婶儿一起出发了。

走得早到得就早,先给霍家把豆制品送下,又火速赶往县城。

傍晚这会儿正好给各家交了货。

靳老板又领着他们来见见几位茶馆戏楼的老板。

众人见面相谈甚欢。

高里正把沈宁给的卤味儿方子告诉了几人,“我替诸位试过了,用这个方子熬的卤料汁,腌鞋底子都好吃,所以甭管素鸡、香干、肉、豆子、鸡脚鸭脚猪脚啥的,都可以往里丢,一直卤着,直接吃就很香。”

实际沈宁说的是虽然可以卤肉,但是她有更好的卤肉、卤鸡爪、鸭脚鸭头的方子。

专门的无骨鸡爪,酸甜辣口味儿,还有糟鸭掌、鸭头,那叫一个吃得停不下来呢。

猪脚卤着好吃,用腐乳炖着更好吃,用腐乳、海鲜酱炖猪蹄,那叫一个香彻骨,香麻嘴哟。

虽然各酒楼饭馆茶楼都有自己的卤味儿方子,沈宁却不怵,自己的方子是多少年岁月沉淀多少老饕认证过的,自然更好。

她给高里正带了试吃品的。

用一个坛子装着,直接捞出来给诸老板品尝。

几位老板尝了尝,纷纷赞不绝口。

虽然自家有卤味儿,可这个味道显然层次更丰富,而且有余味,越吃越上瘾呢?

“豆腐娘子若是来县城开饭馆儿,怕是没我们活路了。”靳老板半开玩笑道。

他倒不是嫉妒,只满满的佩服和庆幸自己搭上这位能干的娘子。

真是好奇啊,想去看看她,可惜一直忙加上没有什么好的由头,贸然去就太唐突了。

几位山珍海味吃腻的老板空口就把半坛子卤味儿给吃光了。

高里正:幸亏我没都带来。

茶楼和戏楼的老板当场就各定了几十斤素鸡,另外也定了油豆腐、油豆皮。

他们可以自己做油豆腐塞肉、素烧鹅。

按照规矩,高里正收了三成定金,买家毁约不退款的那种。

卖家?

卖家不会毁约,只是发货时间得看天气,三四天发一次,不说死。

谈完正事儿,他们也不耽误别人做生意,就先告辞回女婿家小院儿去。

晚上正是青楼繁忙的时间,靳老板不带他们过去,而是约好明儿中午。

青楼上午基本不营业,下午陆续开始,所以中午适合谈生意。

张氏和三婶儿第一次来县城,第一次住砖瓦房,即便高里正跟她们说不必紧张,就和在家里一样,她们也紧张得不行。

张氏还好点,三婶儿直接紧张得腿肚子打转,脑子一片空白,甚至嗡嗡作响。

两人躲在房间里,三婶儿颤颤巍巍道:“侄媳妇,我、我是不是干不来这活儿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