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9(2 / 2)

加入书签

沈宁就让顾氏把那些品相差点的低价给他,四文一斤,内部价。

童大久高兴得很,每天都要吃两串素鸡,再嘬两杯小酒儿,别提多乐呵。

他家开了豆腐坊,他也不贪心,就跟豆腐娘子学,一斤豆子赚二两就好。

一斤十六两呢,他就赚二两,不贪心吧?

虽然他们村不少人也学会做豆腐,但还有人从他家换。

反正每天能换出去三四十斤。

积少成多,这他也挺满意。

毕竟以前想这好事儿还没呢。

现在他对妹婿可亲热了,以前也亲热,但是亲热里也得带点优越感、说教什么的。

现在就是夸,夸裴二郎、夸豆腐娘子、夸小珍珠和小鹤年,连沈宁家大白鹅都能夸。

这会儿见着裴三叔晚上上门,给他吓一跳,寻思家里有啥坏事儿呢。

裴三叔喘口气,先咕咚喝一碗温水,“大哥,没事儿啊,你别害怕。是这样,二郎不是带人盘炕嘛,他说想招人手,看看你能不能推荐几个中用的后生,不要太年轻的,最好25到40,会砌墙,人要勤快肯干,老实服管教不乱嚼舌头啥的。”

童大久张了张嘴吧,“啊?这好事儿呢?”

哎呀,裴二郎仁义啊,这好事儿都想着他呢!

他立刻道:“咱家你二侄子,还有他两个侄子一个叔伯兄弟,都行。”

介绍人干活儿这种事儿,他们都有经验,宁缺毋滥,必须介绍勤快本分的,但凡不本分偷懒耍滑那都不行的。

出去是丢他们的脸,是伤亲戚情分,除非以后不想处了,否则没人会介绍烂人过去。

当然,如果有合适的人,他们更乐意多介绍。

谁不盼着自家孩子有个好活儿干啊?,

童大久让孙子赶紧去把二叔还有其他人喊来。

他不直接把自己看中的几人挑出来,免得他们骄傲,得让他们觉得机会来之不易,自己不努力其他人就要顶上去。

很快七八个年龄不一的汉子就挤到童大久的屋子里,把他原本有点冷的房间挤得热气腾腾的。

童大久先摆出大家长的架子,很严肃地强调了一下童家的脸面、亲戚情分等,给小辈儿们吓得噤若寒蝉。

还以为发生啥大事,要给谁除族了呢。

结果最后童大久笑呵呵地说裴二郎要招人干活儿。

小样儿,不得镇住你们?

众人立刻激动了,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都快种完麦子了,大部分人还没找到活儿,一冬天除了编席啥的就是猫冬。

编席也换不成钱,顶多自家用或者送亲朋。

一冬天的力气那真是浪费啊,想想就心疼。

总琢磨着从哪里赚点钱。

正挖门盗洞找活儿干呢,突然听到裴二郎招人,那还有个不激动的?

童大久:“要三四个手艺好的,会砌墙还会点木工基础的,你们自己说谁去。”

给自家盖过房子或者给亲朋家盖房子练出手艺的立刻自信举手。

大部分没那个手艺和自信,毕竟这是去城里给人干活儿,手艺不到家是要砸锅的,丢人事小,指不定得赔钱呢。

最后出列的和童大久看好的一致。

他笑道:“妹夫,你瞅瞅,这四个都很不错。”

虽然裴二郎说三个,可干啥不得有点余头啊。

他送四个去给裴二郎选,要是都选上更好,选不上退一个回来呗。

大家伙儿也没意见。

裴三叔现在也了解裴长青的脾气,只要好用他肯定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