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6(2 / 2)

加入书签

珍珠猛点头:“对,二丫姐,你适合赚大钱,等你赚钱,可别忘了我啊。”

二丫:“你放心,我指定给你发零花钱儿,不给我弟!”

还没赚钱呢,俩女孩子就开始盘算上怎么花了。

阿年和二蛋:“……”

别人走了,王大捞不着,还得去帮老父亲他们干木匠活儿。

他一边干活儿,满脑子都是“a的四种声调,a像鸡蛋长小辫儿……”

阿年小先生说,学了拼音,以后就能自学识字,县里镇上贴的那些告示他们就能看懂,不会再跟看花儿一样。

娘哎,不敢想不敢想。

人家拜师读书一年要交三四两银子的束脩呢,他们不交钱还赚钱。

啧,裴二郎和豆腐娘子真仁义!大方!

干活儿更有劲儿了呢。

另外俩木匠留了心眼儿,悄悄问王木匠:“王大哥,俺们能不能把家里小子带来跟着学那个什么银的?”

大小子要干活儿,但是五六岁到七八岁的还干不了啥,过来学学识字挺好的。

豆腐娘子大方,都不收钱的。

王木匠骄傲道:“是拼音!”

俩木匠猛点头,“对对,拼音。”

豆腐娘子家小公子说学了拼音就能学识字。

他们不指望孩子有多大出息,能识几个字,看懂告示不当睁眼瞎儿就行。

王木匠矜持道:“得问问豆腐娘子呢,可别耽误小公子读书。”

俩木匠:“那是那是,俺们带着孩子来,一天给他们出五文的伙食费,不白吃娘子家的饭菜。”

人家不要束脩,他们当然不好意思蹭饭,宁愿多给两文也不能抠搜。

毕竟一天有四十文的工钱呢。

王木匠就代表他们去问沈宁了。

沈宁一怔,没想到俩木匠如此上进。

这当然是好事儿,她没有拒绝,笑道:“只要孩子想学,那就来吧。”

她也没说不要伙食费,毕竟免费的最后不是变成最贵的就是变成大麻烦。

所以她和裴长青即便要带着村里人往上走,也不会免费。

俩木匠一听很是高兴,临走前又特意给沈宁和阿年几个道谢。

小鹤年:“我并不是每天都在家里教的,你们算着时间来吧。”

俩木匠却宁愿孩子天天来,待在家里跟傻子一样,过来豆腐村长能学识字长见识,即便阿年小公子不在家,那不是还有二蛋他们么?

以往扣扣搜搜一文钱的饼子舍不得吃的俩木匠,这会儿为了孙子的前途也大方起来。

王木匠几个离开的时候高里正一行人也赶着骡车回来了。

高里正那叫一个喜气洋洋,一副发财的模样。

三婶儿也背着铺盖卷儿,一副想家想得不行的样子。

“阿宁,三婶儿可想你啦。”

她又抱住大伯娘和四婶儿几个,“大嫂、四弟妹,我真想你们啊。”

和裴大伯、四叔一起过来给裴长青家新院儿铺甬路的裴三叔:“???”

我恁大一个活人搁这里,老婆子愣是没看见?

三婶儿又跟张寡妇几个道:“香蒲那丫头真不赖,给张氏当助手正正好,哎,年轻就是好啊,咱这些老婆子就得在家里坐镇,出去不中用啦。”

张寡妇一直没好意思问闺女,现在听说挺好,她就笑起来,一颗心也放回肚里。

挺好,闺女没受委屈,也得张氏中意,都挺好。

天色晚了,也不能干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