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2(1 / 2)

加入书签

两个灶口,炕就暖和多了。

这些活儿没什么难度,童二狗他们就干了,裴长青很放心。

第二日下午裴长青正领着瓦匠们干活儿呢,崔书吏却被人传到二堂知县大人办公的书房去。

崔书吏有些忐忑,这是怎么了?

县太爷咋突然找自己呢?

曾大人到任这一年多也没搭理过他呀,怕是都不认识他呢。

毕竟几十位书吏,各负其责,知县大人需要什么文书都是主簿、典史以及师爷来要,书吏根本没机会去知县大人跟前露脸。

今儿……不对劲啊。

他进了知县二堂书房,发现钟主簿、陆典史以及两位师爷都在,越发摸不着头脑。

自己也没干什么呀。

难不成?

不能吧?

就一份营造图,能有啥啊?

以往也不是没错过,错了就打回去呗,不至于给他拎过来臭骂一顿吧?

曾大人三十五六岁的年纪,模样周正,有着读书人共通的书卷气,亦有为官数载积淀的官威。

毕竟科举取士首取相貌体态,身有残疾者、模样丑陋者不取,所以只要能中秀才、举人的都是才华出众,相貌也至少周正的。

而曾大人其实是同进士出身,大部分知县都是同进士、举人出身,毕竟本朝进士还是很难考的,三年一考,差不多录取150名进士,同进士也不足二百名。

说千里挑一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陆家、钟家几位都是同进士。

不过现在同进士也难考,地位一样很高,除了录取那一刻以及碰到进士出身需要区分一下之外,其他时间是没人提的。

尤其在外做官,更无人敢轻视。

至于崔书吏更不敢了。

他两腿发颤就要跪下。

曾大人这才开口,“崔书吏,这份营造图预算是你做的?”

崔书吏心头一咯噔,怎么啦?

他战战兢兢,“回大人,是……”还是不是?

曾大人坐在桌前,身形挺拔,神情不怒而威,气势十足。

正儿八经科举出身的人,不说进士同进士,便是举人,那都是文才斐然、器宇轩昂的,自不是胥吏能比的。

即便是普通庄户人,也能一眼将他们和胥吏区分开来。

气质太不一样了。

曾大人:“是么?”

崔书吏扑通跪下了,“回禀大人,小人一时忙不开,就让其他人帮忙算了算。”

钟主簿:“崔书吏,你跟大人玩我问你答游戏呐?”

崔书吏不敢了,赶紧老实交代。

这下曾大人反而疑惑了,他不过是见这份修缮预算突然规整靠谱起来,便有所纳闷,毕竟之前一塌糊涂,他直接丢回去的。

突然靠谱,那就是这书吏找人帮忙了。

曾大人对帮忙之人很感兴趣,打算提拔一下,又怕崔书吏耍奸弄滑压制此人,所以吓他一吓。

不曾想居然是……一个过来盘火炕的瓦匠?

他知道这事儿是陆典史安排的,之前听对方汇报过。

他侧首看向陆裕。

陆裕拱手,将裴长青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