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7(1 / 2)
也就保存几天。
前儿她给大伯娘三婶儿四婶儿各家分了一斤,还给荷花嫂子、毛蛋娘、黑壮嫂子以及张寡妇、哑巴娘等也分了几两,就当职工福利,拿回去香香嘴儿。
牛骨头就用大锅熬汤,当高汤卤素鸡,白天还能兑水给上工的人喝上碗。
家里还有不少猪排骨和猪肉,正好晚上给裴长青请客。
水嬷嬷和宫嬷嬷听说裴二郎要请客,就主动帮沈宁想待客菜单。
w?a?n?g?址?F?a?布?Y?e?í????????€?n?②????????????????
沈宁笑道:“都是自己人,不需要那么复杂,炖一锅白菜排骨就行。”
主食也不用麻烦,直接煎饼加米粉,都是现成的。
乡下人真的不需要太讲究,有肉、实惠为上。
水嬷嬷和宫嬷嬷表示了解了。
孩子们陆续过来,小珍珠给他们分两口牛骨汤喝,大家喝得滋溜响,然后美滋滋地去上课。
谭秀打发人来说今儿不过来,陈琦昨晚上睡觉蹬被子,发烧了。
沈宁就让大脚板和高大山顺路去看看,关心一下。
她原本想去作坊那边儿看看却被裴长青回屋里。
沈宁哎呀一声,脸颊微红,“大白天,你干嘛呢?”
裴长青原本故意逗她,这会儿看她脸红,就趁机占便宜,亲了亲。
“帮我算算工钱,等会儿我和三叔去给他们送钱。”
沈宁舔舔嘴唇,“快点吧。”
裴长青没再逗她,掏出账本子,又把小少爷和小鹤年的珠算器拿过来,让沈宁帮他念,他算账。
口算笔算也行,就是慢一点,还容易出错,不如直接用算盘。
就是这个算盘太大了,还立式的,他得给放倒了用。
陶童几人的工钱是涨过几次的,一开始二十文一天,后来二十五,那些发过了。
去县里一开始是三十文一天,后来四十、五十。
伙食费不算,那是张氏他们直接开销的。
只算工钱加奖金。
他算好一个,沈宁就帮忙在账本上记录信息。
姓名、工作时长、每日工钱、总共数目,涨工钱以后再记录一下。
最后算出总数。
童陶七人工钱一直一样,没有谁格外高。
25天,一人1270文。
平均一天差不多51文。
关键从裴长青回来那天他们又涨了50文,所以下个月会更多的。
乡下汉子一个月能赚这些钱,对他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毕竟城里不少掌柜一个月也就二两银,小伙计也就900-1200文。
所以裴长青带着裴三叔去给童家四人送钱的时候不只是他们自己爹娘媳妇儿不敢置信,激动得语无伦次,眼泪婆娑的,童大舅都瞪圆了眼睛。
得亏他把老二送去了,否则这好事儿都给侄子们得了。
童大舅老脸通红跟喝醉一样,拉着裴长青的手激动地拍着,“二郎啊二郎,能耐,真能耐。你放心,以后你说啥就是啥,俺们都听你的。”
裴长青笑道:“大舅,咱好好干,一起赚钱。”
童大舅非要留他们吃饭,要跟裴三叔和裴长青喝几杯好酒。
裴长青可没时间,“大舅,正月里再喝吧,我们还得去荷花沟儿呢。”
荷花沟儿的情况自然也差不多。
陶族长已经减少了石匠,让年轻后生跟着高三郎和老四一起帮豆腐村送货。
如今高里正的运输队主要是豆腐村和荷花沟儿的壮劳力,两个村的人穿插搭配。
陶家也提供了好几套骡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