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1(1 / 2)

加入书签

功倍。

当中有两个小太监非常聪慧,原本就识一些字,现在学拼音就事半功倍。

两人短短三日便学会,又能帮小德子他们教其他小太监和锦衣卫。

六日后,顾千里送走八名小太监和十六名锦衣卫。

又四日后送走五名小太监和十名锦衣卫,同时接到第二批南下的20名小太监和40名锦衣卫。

如此过几日便送走一批,皇家学习班便进入稳定状态。

这些小太监由两名锦衣卫护送去往最偏僻的县域,在当地县衙、卫所或者其他势力帮助下传播拼音识字的种子。

而很多人并没有这些势力的帮助,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和本领,想办法教学、自保。

只要不暴露那远大的目标,即便教拼音也不会有危险,就如豆腐村学习班一样,孩子们学拼音是为了进城当伙计,为了能读告示、算账,并不会有人反对阻挠。

而小太监和锦衣卫自然不知道皇帝的远大目标,这也能最大程度保护他们的安全。

冬至,大雪。

到了现在瓦匠队已经彻底不能再施工。

县里陶童几人把手头的活儿做完,其他排队的只能等来年春天化冻再说。

收了定金的先退给人家,来年再说。

有些是靳老板、麦掌柜和康老板等人的亲朋,他们十分信任裴二郎,不肯把定金收回去,只让他们来年春天早点来给他们盘炕。

张氏领着香蒲、大丫、二丫,熬了个大夜把他们定钱、尾款以及预支的工钱理顺,再把县城两位瓦匠的工钱结清。

原本按部就班算账是很容易的,但是做了这么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犯点错。

没引起大麻烦就不会扣工钱,只会扣当日奖金。

这个本身就是给他们每日平安施工的奖励,如果有问题,自然会扣掉,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即便扣掉奖金,他们也不少赚,所以大家都坦然接受。

童陶七人都预支了一部分工钱,抽出一天时间去街上逛逛,给家里人买点礼物、点心、干货什么的。

童小枫在县衙混了些日子,算开眼见了世面。

他建议道:“咱们要给二郎和沈娘子买点礼物。”

“那要买什么?”

“叫我说二郎比咱会买,咱不如直接给俩孩子包红封?”

童小枫:“过年红封是过年的啊,难道过年你们不去二郎家拜年?”

去拜年你不给孩子包个红包?

你现在发了,过年还是要发的。

他们都看他,“小枫,你说呢?”

童小枫笑道:“二郎也知道咱啥水平,就凑份子一起给他们买个礼物呗。”

几人又商量买什么。

无非就是点心、茶叶、酒、布匹啥的。

都是实在的庄户人,买啥都有觉得不实惠的。

最后童小枫道:“咱干脆买头猪好了,七个人凑凑,一人也摊不多少钱。”

也不用买太大的,130斤左右就行,每个人凑260文的样子。

他们后来一天100多文,这也就是他们两天多的工钱。

有人不乐意,“小枫,你去县衙几天,飘了啊。”

260文都不当钱了?

童小枫看有人不乐意,就打趣道:“那咱们分开自己送?”

分开送有人又不乐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