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7(1 / 2)

加入书签

不少高档针织品、洗护品以及辣味儿椒盐粉、各种高档糖果。

他还从南边儿进了不少黑茶砖、茉莉花茶、红茶等,打算往北边儿走一趟儿,跟草原那边儿再交易一番,然后往西从河套走敦煌回到欧洲,清掉货再从欧洲乘船走南海线一路交易、进货,再自泉州或者福州上岸。

这是他此行的规划路线。

在爷爷和父亲的基础上他又结识了不少新朋友,获得了更多帮助,比如成阳商会组建的货运局就能护送他和货物一路北上,让他无后顾之忧。

他夏天就到了成阳县,跟沈宁这边儿待了个把月又去其他地方考察,这会儿才回来,打算和商行一起北上。

他有灵敏的商业嗅觉,知道大庆和草原各族现在贸易频繁。

前几年大庆往草原去的货物里加了黑茶砖、茉莉茶、牛油底料、椒盐粉等,去年到今年又增加了辣椒粉、油泼辣子、剁椒、豆豉、豆瓣酱几样,这些在草原很受欢迎,能给大庆换回更多的马牛羊、牛油、酥油、奶酪、羊毛、毛毡等。

正好沈老板他们的货运局跟北边儿也做这方面的生意,他就想搭顺风车也赚一笔。

成阳货运局是沈宁牵头,成家镖局、曹家船队、豆腐村运输队加麦康两位老板合伙儿组建的商行货运,如今主要跑南北线,带着也跑一下附近的东西线儿。

生意极好,大大的加速了南北货物的交流和兑换。

高里正从自己的斜挎包里摸出随身携带的工具盒,打开拿出印章和印泥,咔咔几下就把戳儿给卡上了。

小波罗汉文学得不错,认识常见字,也会说官话和几地的方言,把文契拿起来仔细看了看,放心地折叠揣进怀里。

番商在大庆境内走动,投宿之处都要盖章备查,让官府知道他的行动轨迹,若是他日有什么纠纷或者被人陷害冤枉,这些文契也是他的证明。

待货运队和小波罗的车队离开以后,裴大伯和陶族长以及童大舅几个老头儿一人拎着一辫子黄灿灿的玉米往育种司衙门去。

路过货栈就喊高里正。

高里正也不骑驴了,拎着拐棍儿小跑着过去。

陶族长又是关心又是打趣他,“腿脚不利索就慢慢走,别崴了脚。”

高里正这两年断崖式衰老,腿脚突然没以前利索了,龙庙镇徐大夫说是年轻时候使力太过,以前不觉得年纪大了毛病就发出来了,让他好好养着别再出大力气了。

陶氏就给他配了拐棍儿加一头温顺的毛驴,让他出门拄棍儿、骑驴。

高里正美滋滋道:“虽然我腿脚不利索,我心滚烫着呢。”他打量裴大伯手里拎着的玉米,夸道:“啧啧,瞅瞅这金黄的大棒子,真稀罕人呀。玉米大丰收,又能活多少人和牲口呢,阿宁和二郎功德无量呀。”

虽然地是农人种的,可农人祖祖辈辈都种地,到死也没个吃饱饭的日子,现在阿宁和二郎得皇帝青眼,又交好蔺老板、顾大人以及知府知县等大人们,得了这金贵的种子,还带着大家伙儿改进良种,让玉米长得更高,更抗旱,结更大的棒子。

玉米秸养更多牲畜,玉米养更多人,这不是功德无量是什么?

虽然玉米吃起来没有小麦粉香甜,可几个农民能吃得起小麦和大米?种麦子和水稻的农民吃的是杂豆高粱和小米,如今有玉米换着吃也挺好的。

玉米不像豆子那样容易涨肚,更好消化。

童大舅迫不及待地把手里的玉米往前送了送,打断高里正的骄傲,“高大哥,今年试验田的棒子收成比去年更好啊,比我们村种的也好一截,我想换新玉米种子来年种。”

高里正:“你不得问问王司正?”

现在王永管育种司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