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2 / 2)

加入书签

“嗯,我不怎么挑食,”梁嘉荣说着,反问了一句,“你以前经常吃这家店吗?”

烧鹅饭是陈憧打电话到楼下的烧腊店点的,做好后店员亲自跑腿送上来。刚才陈憧去开门的时候,梁嘉荣听见一个男人的声音说“好长时间没见你,现在都这么高大了”,言辞和语气似乎是当初陈憧还和母亲住在这时的熟人。

“我妈不会做饭,也没空做,都是给我留点钱自己解决。我又不想跑太远,就总是在楼下的烧腊店吃。”陈憧回答道。

两人就此又陷入沉默。

都说三年一个代沟,梁嘉荣和陈憧差了八岁,中间隔了快有三个代沟了。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当尴尬,所以两人其实没什么太多的共同话题。

安静的房间里,空气似乎也凝固了。

今天的气温应该算凉爽的,但大概是格局问题,这间屋子并不怎么通风,空气全都闷在狭窄的房间里,感觉比外头还要热些。梁嘉荣坐在桌边,也没怎么动弹,却感到一股热气氤氲在身侧,身上那件黑色的半高领长袖带着热度地贴上身体。

——咔哒。

一声轻响拉回了他因为炎热而有些飘忽的思绪,他抬眼望去,看见陈憧不知何时站了起来,拧开了墙壁上的电风扇。

屋内的空气突然开始流动。汗水在风里蒸发,留下一片湿凉黏在皮肤上。

陈憧坐下时突然开口,说:“之前你说不记得我们六年前在港岛大学见过。”

这不是个问句,因此梁嘉荣也没有回答的意思,只是等着这人把后面的话也讲完。

“那你还记得自己那时候为什么去港岛大学吗?”

梁嘉荣仔细回忆了一会儿,将记忆顺着时间线慢慢往前推,想起来确实有过这么回事。

六年前的冬天,他和庄情还没结婚,两人连面都没见过,但他已经知道庄文要求庄情结婚的事情,所以不算直白地向庄家透露过这方面的意向。

当时他去港岛大学是为了敲定设立奖学金项目去的,拟定的方案是给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最多本科四年的学费。

做这件事,一方面是因为姐姐梁嘉莹毕业于港岛大学,想要以此回馈母校和后辈,另一方面,梁嘉荣也有意借这个机会对外塑造一个良好、正面的社会形象。

一个合格的豪门太太需要是什么样的,他比谁都清楚。

当然,这个举动最终有没有起到任何帮助,事到如今梁嘉荣也很难得到确切的答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确实如愿所偿地在半年后和庄情结婚了。

“资助名单里有你吗?”他问。

奖学金的事有专门的团队和校方人员去跟进,梁嘉荣要做的不过是签署最终方案和给钱。只有第一批奖学金资助者名单出于形式上的考虑,是他亲自审理过的。

可梁嘉荣仔细回想了一下,虽然记忆有些模糊,但他几乎能确定那份名单里并没有陈憧。

“我不在最初的名单上,”陈憧解释道,“那时候我母亲的头七还没过,我根本就没想起来要申奖学金。系里一个和我关系比较好的教授在知道我的情况后,紧急联系学校,以个人名义担保,希望学校能考虑一下我。”

那怪不得,梁嘉荣心想。

“我符合奖学金的所有条件,只是因为没有按时提交申请资料,首批名单又已经拟好给你过目了,所以校方很难做,”陈憧继续道,“你来的那天我正好去补交资料,负责人干脆把我留了下来,说正好可以当面跟你说明情况,争取一下。”

这句话终于勾起了某段被埋藏在脑海深处的模糊记忆,梁嘉荣隐约记起几个模糊的画面。

一月湿冷的空气。窗外晃动的树影。一个沉默不言的年轻学生,穿着洗褪色的牛仔裤。

以及一片略显漫长的寂静。

或许梁嘉荣应该要记得这次初见的,可惜那时候他自己就有一堆烦心事未解决,对这个小小的插曲压根没放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