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6(1 / 2)

加入书签

小节,透着一股随性。

“这边境比郦安要辛苦许多,你还真能吃的下来这个罪。”常锦淡淡的瞧了李棣一眼,“听说你家诗礼簪缨,是世代的贵戚......软骨子的文臣里倒还出了你这么一个有血性的,着实难得。”

李棣听她话里话外对朝堂颇有不满,他笑了笑:“你看不上做官的人?”

常锦淡淡睨了他一眼:“当官的怎么?挑粪的的又怎么?与我有什么关系?死生沾惹不到的人,我犯不着花时间记恨,累人。况且也没那闲嘴嚼旁人的事。”

李棣哭笑不得,他捡起脚下一块小圆石,忽然想到了什么,扯出掖在衣襟里的一截红线。常锦看了一眼,道:“你倒是跟人不一样,旁人戴玉,你戴石头?”

李家小子滞住了,他将红线重新塞回衣领子里,似笑非笑的噤声不语。

常锦:“怎么,我说错了?”

李棣缓缓将手里那枚小石子抛向远处,“没什么,只是我记得四年前,不......现在来看已经是五年前了,也有一个人问过我同样的话。”

“谁?”

李棣敛目:“不留行。”

常将军一愣,却是不说话了。她下意识的躲避李家小子的眼神,看向远处的大漠。一时间两人倒是无话可说了。

“常将军,你跟霍姑娘是旧相识?”

常锦眼神暗了暗,她瞧着远方的黄沙,淡淡道:“嗯,她在她廊州祖母家寄养过几年,几年前才回的郦安,我跟她算是有几面的缘分。”

李棣:“你的名号在江湖上很响亮,算是个义士......怎么会想着来郦安?”

一点寡淡的月光照在了常将军的脸上,她五官素净,虽不难看但也不出色,从骨头里带着股孑然之气。

常将军将所有的头发都束在一起,扯的头皮发紧,但其实仔细看就会发现,她生的一头细软鸦发,风一吹就有细碎的绒毛挡在了额间。

约莫二十多的年岁,面上神色却满是淡漠和无谓。

女将军仰面饮了余下的酒,提着空空的酒坛子往营帐里走,也没回他的话。

李棣看着常锦笔直瘦长的清冷身影,在寒月的映射下镀着淡淡的光,忽然就想起了一件久远的事。当初在郦安,常锦喊陈翛师父,难不成,陈翛也是个江湖人?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自己掐灭了,他也是昏了头,要是玄衣相都能是江湖人,那这世道也是奇了。

李棣呆坐在沙丘上,失了一会儿神。说来好笑,他以前吧,总觉得陈翛是两个人——玄衣和官和。可现在,他却觉得这两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人。

怎么说呢……就好像荒芜的大漠和皎洁的星月,本来就是一个地方的,融在一起,才是这平晋陂,才是他活了这么多年的壁州。

那些新月沙丘弯成了浪,李棣看着看着,就设想到了往后的余生。他很想带着陈翛来一次大漠,想带他走出郦安的金銮殿。除了那身玄色衣袍,大人该是真正的云鹤,风起鹤唳,该在江湖上做个最清雅无双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