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章 与汝三约,回宫面圣(2 / 2)

加入书签

碧痕愣住,道:「……没有。」

周衍道:「有说立刻?」

碧痕沉默。

周衍于是拍掌,大笑,结果牵动了肺部伤势,咳嗽了起来,道:「那麽,一年是带回去,一百年也带回去,不如这样,你就先跟着我,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再把我带回去?」

「怎麽样?」

碧痕盯着他:「你不骗我?」

周衍拍了拍胸脯,一本正经道:「我可是道士,你觉得我会说谎?我当然不会!」

李隆基冷笑起来,就要开口说破。

被头痛的高力士用点心塞了嘴巴。

碧痕的跟脚毕竟是道门典籍《淮南子》当中提起的那一只蜉蝣,只是未死而活,对于道人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感,沉默了下,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周衍松了口气,看着碧痕的背影,卧佛寺之劫,周衍亲自参与其中的时候,凌厉锐气,可是这事情结束之后,心里还是有些发毛,有些后怕的。

这一次劫难,可以说少却一个人,都会不一样,会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够解决。

就算是这样,死伤也不少。

付出的最直接代价,就是李隆基的一身紫气耗尽。

周衍元气大伤。

要是碧痕之后,也被织娘利用,变化出一个某某道观之劫,再以碧痕为根基,扭曲道藏,衍化出什麽什麽天尊之类的出世。

下一次可没有第二个李隆基把紫气给他了。

泰山府君强大是强大,但是每次变身都要消耗掉一位玄宗级别的人道紫气,连带着周衍元气大伤一次,这代价也实在是太大了。

与其等到劫难诞生再去救火,不如先把变量控制在自己身边,周衍有法眼,有地魄天倾,碧痕有变化的时候,他可以迅速发现。

正想着,着眼感觉到脚步声响起,一阵清冷冷的香气,像是冬日日出雪松扑面而来,青色的袖袍翻卷,身高比周衍差不多的女子几乎站在他眼前,贴近鼻尖,呼吸相闻。

一双极大的眼睛映照着道人。

周衍下意识后退半步:「怎麽?」

碧痕伸出手,一只手上握着一支笔,另一只是一张纸。

碧痕声音清冷:

「你立字据。」

周衍道:「哈?」

青衣女子道:「你说过,让我跟着,时间到了,就和我,回去找乾娘,我不信你,你来立字据。」

周衍想要说,立了字据,那大概率也没什麽用,想跑还怕跑不掉?可看着碧痕安静的眼睛,他知道她是清淡单纯的性子,喊道:「书生!」

殷子川屁颠屁颠跑过来。

周衍把纸笔给这个书生伥鬼,努努嘴,道:「你来写。」

青衣女子安静,思考了很久,开口道:

「立字据。」

「三点。」

「不会甩开我,不会欺骗我,以及,最后要和我走。」

殷子川愣住:「啊?」

这,这对吗?这不对吧郎君?

他看了看碧痕,又看了看周衍,周衍看着眼前的青衣,知道她的跟脚和来历,以及不盯着有可能被引爆的事件,嘴角咧了咧,咬着牙道:「写。」

殷子川道:「得勒郎君,我写!」

殷子川很快写下了字据,一式两份,各自持有,周衍提着一份,收好,碧痕则是双手从书生那里接过来了字据,双手捧着,只是看着这一张和自己有关的字据,碧痕却有些恍惚。

『蜉蝣,蜉蝣……』

耳畔似乎有谈笑,眼前闪过了八位道人,还有一名男子的身影,他们笑着交谈,提笔写下一个个文字,那时候的她还未曾褪去凡胎,只是看着他们的身影。

周衍看着眼前的女子,他虽然是半吊子的玄官,但是至少也知道淮南子的大名,知道写下这淮安子的淮南王刘安,还创造了豆腐。

以及,还有个传说……

西汉淮南王刘安笃好神仙黄白之术,宾客甚众,其中八人才高,称为八公,后刘安谋反,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刘安吞服丹药与八公携手升天,余药鸡犬啄食亦随之升天。

是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亦如陕地天梯,为徽地八公山,长生之法。

山蜘蛛对应的是卧佛寺和陕地关中一代登天梯的传说。

那碧痕对应的,恐怕就是徽州八公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飞升之术。

碧痕恍惚了下,眸子转动,隐隐感觉很远处有一个地方,和自己有所联系,只是,又似乎是错觉。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只是就连家中鸡犬都已升天,为何,当初那一只蜉蝣。

没有得道?

【时人传八公丶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故鸡鸣天上,犬吠云中也。】——《神仙传》·葛洪

………………

殷子川家现在可以说是挤得满满当当,太上皇,大将军,药王传人,道藏原典真身,周衍都只能说一句,群贤毕至,只是外面忽然传来了马蹄声音。

周衍要开门,却发现轰的一声响。

殷子川和莲娘这个院子的大门,竟被撞碎,一柄极沉重的墨色骑枪抛出,砸在地上,院子里一下就变得肃杀起来,正在咬着萝卜乾的李隆基眸子微敛,高力士神色难看。

来者,凤翔骑兵。

在讨伐妖魔之后,更大的矛盾终于摆上来了,凤翔骑兵前面,是一名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长得奇丑无比,高力士缓声道:「李辅国。」

李亨的心腹宦官。

李辅国下马,道:「臣拜见太上皇,圣人心忧太上皇久也,还请回朝长安。」

高力士要说话,李隆基抬手拦下,悠然道:

「吾儿孝顺,我也是时候离开了。」

李辅国看向那边的少年道人,道:

「这位,就是此次大放异彩的道长了吧?」

「奉圣人之令。」

背后凤翔骑兵手中骑枪抬起,锋芒锐利,微微指着前方,虽然不是临战之姿,那肃杀的杀意也开始逸散:

「邀道长,回长安城。」

「面圣!」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