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2 / 2)

加入书签

淑妃嘴上这般说着,心中却不是这般想的,在她看来女儿活泼好动,自是看不上定安侯世子那样的病秧子的。凭证着昭和宫往日的宠爱,只要女儿不愿意,她就有办法为女儿拒了这门亲事。

偏偏昌武帝连这样的机会都没给,只道这门亲事他觉得不错,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此便将这门亲事定下来,说罢起身离去。

沈淑妃温声将昌武帝送出昭和宫,转头就变了脸色,心中是又急又怒,偏还不敢表现出来,生怕皇帝知道,只能压下满腔怒火,她知道昌武帝表达的意思,这是直接就定下来了,没有任何拒绝的机会,此番就是来通知她们的。

昌武帝自出了昭和宫,在御花园散了一会儿心,见天色渐晚便回了紫宸殿,他觉得这件事不能拖,迟则生变,还是早些定下来为好,于是便拟好了赐婚的圣旨,着人第二天一早去昭和宫及定安侯侯府宣旨。

昭和宫中沈淑妃传了消息给宫外的儿子,想让他去打探一下情况,为何昌武帝突然定下了这门亲事,要知晓往日里他是最为疼爱襄儿的,怎会轻易将襄儿许给了一个病秧子,哪怕这个病秧子是定安侯世子。

没成想还没等到儿子的消息,第二日一早却先等来了昌武帝的赐婚圣旨,哪怕心中有再多不满也不能表现出来,只得带着女儿一起接旨。

听着传旨的太监宣读了旨意,差点没撑住脸上的表情,在强撑着接了圣旨后,送走了传旨的太监,才转身却险些一头栽了下去,幸好身旁的贴身侍女青影和襄宁公主扶住了她,否则这一摔怕是要躺上好些天了。

被青影和襄宁公主搀扶着进入内殿坐下,只是淑妃心中明白这下子怕是完全没有机会了,不到晌午这道旨意怕是就会传遍后宫,以及整个京城。

她担忧的看着女儿,到了嘴边的话又硬是吞了回去,想要安慰女儿的话久久说不出口。反而是襄宁公主一脸担忧的望着沈淑妃道:“母妃,您没事吧,可有伤到,要不要传太医来看看。”大宫女青影也在一旁附和,实在是忧心主子的身体。

沈淑妃:“万万不可,本宫无事,如今刚接了圣旨,此时不宜多生事端,只是担忧我儿可要如何是好,那定安侯世子哪怕本宫处在深宫都知晓其体弱多病,如今……”

一旁的襄宁公主听到这,反而是放下心来,劝慰道:“母妃不必太过担心,女儿是公主,下嫁之后,定安侯府自会捧着我,谁敢给我委屈受。”

“况且定安侯世子长得一表人才,性子温润如玉,也是极好的。父皇既宣了旨,此事就再没有转圜的余地,既然反抗不了,不如坦然接受。况且女儿身为皇室公主,享受着万民供养,如今嫁给定安侯世子,怕是父皇有其他考量在其中。母妃万万不要因此而惹恼了父皇,我和哥哥可都需要母妃撑腰呢,而且定安侯府掌着军权,女儿嫁给侯府世子,也能替三哥拉拢一些人脉和关系,对于三哥而言也是一份助力。”

看着女儿温声安慰自己的样子,哪怕知道女儿如今这般已是最好的办法,但心中还是忍不住难过,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襄宁公主和青影一起安慰着淑妃,待到淑妃发泄出来后,陪着淑妃共同用了午食,便回了自己住的含元殿。

含元殿中,公主身边的大宫女玉兰、雅菊以及掌事女官青玉姑姑早已在殿中等候,随着公主出门的是大宫女碧竹和素梅。青玉姑姑原是淑妃身边的大宫女,后被淑妃安排到了襄宁公主身边做了掌事女官,打小照顾着公主长大,如今听到赐婚的消息不免有些担忧。

看着青玉姑姑担忧的神情,以及四个大宫女焦急的状态,不免出声道:“你们都不必担心,本宫乃是公主,嫁谁不是嫁呢?”好一番劝说之下,才将一众人都安抚了下去,自己来到书房开始看书打发时间,众人看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