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7(1 / 2)
里也不好受,朕陪你一起等着。”
于是,隆兴帝和襄宁长公主满是悲伤的守在床榻边,太医院院判正在为太后施针。隆兴帝到底是一位掌权多年的帝王,心性坚定,略一思索便做出了决定。
对于隆兴帝的决定,襄宁长公主并未反驳,只是默默拂去眼角的泪珠。她心中也知晓,这是正确的决定,母后的身子只怕是真的没救了,若是不施以手段,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母后虚弱的沉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此时让太医们放手一搏,也不过是无可奈何,虽不能让母后减轻病痛,但至少可以让母后清醒过来,也能聆听母后临终心愿。想到这里,襄宁长公主眼角止不住眼泪,一滴一滴似露珠般滑落,滴在了地上,也滴进了心底。她暗暗发誓:哪怕再难企及,本宫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完成母后临终所愿,让母后不留下遗憾。
不久,太医施施然拔出了针,起身恭敬的回话:“回禀陛下,公主殿下,臣已经给太后施过针了,不消片刻,太后便能醒来,只是这是在刺激太后的最后一点生机,之后太后只怕是没多少时间了。”哪怕心中害怕不已,太医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回话,生怕一个不注意就惹怒了隆兴帝,以致人头不保。唉,太医也不好做啊,这是在用生命去诊脉,诊出好消息倒也罢了,还能得些赏赐,也算是一件好事,但若是不走运,诊出不太妙的脉象来,那便随时可能人头落地。只消牵连自己一人也就罢了,就怕祸及家人,所以说,哪怕是太医,想娶个好媳妇儿也难哪。
太医心中腹诽之言自然不为外人所知,隆兴帝的脸色依旧难看,此时倒也未曾牵连太医院一众太医,只是面无表情的道:“朕知道了,尔等先退下吧。”吩咐完之后,考虑到太后已是强弩之末,太医们还是得时刻侯着,便又补了一句:“且先在侧殿侯着,若有事,朕会再传召尔等的。”
太医们互相撇了几眼,将目光聚在了太医院院判身上,院使年迈,已请旨准备告老还乡,左院判空缺,如今太医院高位只余一人,便是想躲都躲不掉。而被一众太医们推举的领头羊,这个时候也不得不站出来,领着一众太医领了皇命,静悄悄的退出了大殿,往侧殿而去。太医们或在忧虑,亦或在庆幸逃过一劫,只是院判的脸上始终满是焦虑,一旁的同僚似是想问些什么,只是一瞧周围的环境,到底是闭上了嘴。
襄宁长公主正默默守在床榻边,双手紧紧握着太后的手,想要温暖它。只是日薄西山,生机渐消,哪还能再恢复,只是白费功夫,借此安慰自己罢了。
隆兴帝与襄宁长公主的目光都紧紧盯着太后,生怕错过了一丝动静,忽然,襄宁长公主觉察到自己握着的手似乎动弹了一下,目光转移到手中,但又没了动静,仿佛刚刚的一切都只是错觉。但下一刻真相告诉她,她的感觉并没有错,因为太后的眼皮颤抖了几下后,缓缓睁开!
襄宁长公主立马注意到了,面带惊喜的呼唤:“母后!”隆兴帝靠近床榻边,轻,您终于醒了。”
“呃……”自太后喉间发出一声轻吟,略有些嘶哑的声音传微微颦眉,脸上夹杂着痛苦和不舍,迷离的眼神,恍惚许久,
太后似是定了定神,才很是勉强的抬起无力的双手,一左宁长公主,又压下喉间的阵阵痒意,儿,哀家怕是不行了,咳咳~”话音未落,便是一阵咳嗽声响起,许久才慢慢消失在耳畔,太待哀家去后,你们,你们兄妹两个,要,要好好的。尤其是皇帝,你要,哀家在九泉之下,才能瞑目。”
听到太后的嘱托,隆兴帝也是红了眼眶,却默默仰着头。只有些哽咽的应道:“母后,放心吧,朕会保重自己,也会照看好襄宁的。”
得到隆兴帝的回复,太后很是欣慰,嘴角浮起一抹笑意,似是很满足的模样。偏偏这般让襄宁长公主更是泣不成声,本以为母后会有其他遗愿交代,未曾想还是与自己和皇兄有关。
。
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心中也再无遗憾,太后微微扬起的嘴角慢慢恢复,却在还剩一丝弧度时,骤然停止,牵住隆兴帝和襄宁长公主的双手无力的垂下去,双眼皮被疲倦的思想所牵绊,缓缓闭合,再也没有睁开……
“母后~”一声慌张且无助的呼喊声响起,太后已然薨世,襄宁长公主趴在太后的床榻前痛哭流涕。隆兴帝见状也不好受,却也强忍着悲伤安抚着襄宁,但骤然失去母亲,襄宁长公主已经沉浸在失去至亲的痛苦与悲伤之中,难以自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