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5(2 / 2)
两人谈诗论词,竟十分投契。西宁郡主虽体弱,言谈间却显出不凡的才学与见识。黛玉渐渐忘了她的身份,只当是与一位闺中密友闲谈。
"这句'相见时难别亦难',我每读必泣。"西宁郡主轻抚书页,眼中泛起泪光。
黛玉点头:"义山诗多哀婉之音,想是身世使然。"
西宁郡主幽幽道:"人生在世,多少事身不由己。"她忽然转向黛玉,"林姑娘年纪轻轻,才华横溢,将来必有大好前程。"
黛玉苦笑:"我不过寄人篱下,何谈前程?"
"你还年轻,一切皆有可能。"西宁郡主认真道,"不像我..."话未说完,又是一阵咳嗽。
黛玉见她咳得厉害,连忙唤来远处伺候的丫鬟。丫鬟熟练地取出一个瓷瓶,倒出几粒药丸给西宁郡主服下。
"郡主该回去休息了。"丫鬟担忧地说。
西宁郡主无奈地点头,对黛玉歉意一笑:"今日与林姑娘相谈甚欢,改日再续。"
黛玉起身相送:"五嫂嫂保重身体。"
看着西宁郡主在丫鬟搀扶下缓步离去的背影,黛玉心中百感交集。这位传闻中体弱多病的郡主,竟是个才华横溢、心思细腻的女子。她想起紫鹃说的那些话,不由为西宁郡主的处境感到悲哀。
回明月堂的路上,黛玉遇见了刚从城外回来的沈氏。沈氏身边跟着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生得眉清目秀,举止端庄。
"玉儿,这是你沈家表姐静姝。"沈氏笑着介绍,"静姝,这是你林妹妹。"
沈静姝向黛玉行礼,动作优雅得体。黛玉还礼,心中已明白了几分。
"上香可还顺利?"黛玉故意问道。
沈氏笑容满面:"极好,极好。静姝第一次来京城,我正要带她各处逛逛。"她转向静姝,"你林妹妹才学好,你们小姑娘之间可以多说说话。"
静姝乖巧地应了。黛玉看着她青春洋溢的脸庞,又想起方才西宁郡主苍白的脸色,心中一阵酸楚。
入夜,黛玉独坐灯下,提笔写下一首《咏白菊》:
"素心本耐寒,独立晚风前。
谁解孤芳意,霜重愈鲜妍。"
写罢,她望着墨迹未干的诗句,思绪飘向那个在凉亭中与她谈诗的素衣女子。明日,她决定再去园中走走,或许能再遇五嫂嫂,将这首诗赠与她。
第156章
第二日清晨,林黛玉早早便醒了。窗外薄雾未散,园中花草尚带着露珠,她倚在窗边,手中捏着一叠诗稿,正是昨夜为西宁郡主新作的几首诗。
"姑娘起得这样早?"紫鹃端着铜盆进来,见黛玉已穿戴整齐,不由讶异。
黛玉将诗稿小心折好,放入一个绣着兰花的锦囊中:"昨日与五嫂嫂约好了,今日在园中再见,我想早些去等她。"
紫鹃抿嘴一笑:"姑娘对这位五奶奶倒是上心。”
"她懂诗。"黛玉简单道,眼中却闪着少见的光彩,"昨日诗会上,她评点我那首《葬花吟》,句句都说到我心里去了。"
紫鹃替黛玉梳了个简单的发髻,簪上一支白玉兰花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