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6(2 / 2)

加入书签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内,贾琤跪在龙案前,双手呈上一本厚厚的账册。

"陛下,这是扬州盐税亏空的全部证据。经臣查实,甄家三年来共贪污税银一百八十万两,其中半数以上通过盐商转运至其在江南的私宅。"

隆兴帝接过账册,面色阴沉如水。他翻开几页,眼中怒火渐盛:"好个甄家!朕待他们不满,他们竟敢如此欺君罔上!"

贾琤垂首不语。御书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皇帝翻动账册的沙沙声。

良久,隆兴帝合上账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爱卿此行辛苦了。听闻你在回京路上遇刺?"

"回陛下,确有此事。"贾琤平静回答,"在离开扬州后十余名黑衣人伏击臣。幸得侍卫拼死保护,臣仅受轻伤。之后在徐州境内多次遇刺,侍卫拼命护主,臣未添新伤。"

"可知是何人所为?"

贾琤略一迟疑:"刺客身上虽无标识,但所用兵器皆为江南制造。臣在扬州查案时,曾收到过匿名恐吓信..."

隆兴帝眼中寒光一闪:"甄家?"

"臣不敢妄言。"贾琤低头道,"但刺客出现的时间,恰在臣取得关键证据之后。"

隆兴帝沉默片刻,忽然问道:"你伤势如何?"

"谢陛下关心,只是皮肉伤,不碍事。"

隆兴帝面色稍霁:"你祖母想必等急了。朕已派太医去宁国公府,你且回去好好养伤。"顿了顿,又道,"此案你办得很好,朕自有封赏。"

贾琤叩首谢恩:"臣告退。"

走出宫门时,夕阳已西斜。贾琤抬头望了望天色,右腿伤口隐隐作痛。他想起祖母担忧的面容,见不远处宁国公府的马车在侯着,缓缓走了过去。

宁国公府门前,灯笼已经点亮。贾琤刚下马车,便见祖母和母亲在众人簇拥下迎了出来。

"琤儿!"沈氏声音微颤,上下打量着他,"伤在哪里?快让母亲看看。"

贾琤心中一暖,上前行礼:"孙儿不孝,让祖母母亲担忧了。"

襄宁长公主拉过他的手,一眼便看见右腿有包扎的痕迹,揪心不已:"还说只是轻伤!快进屋,太医已经到了。"

沈氏更是红了眼眶,自从婆母告知长子一路遇刺的消息,沈氏的心一直紧绷着,如今见到儿子,泪水止不住滑落。

府内灯火通明,太医已在厅中等候。贾琤坐下后,太医小心拆开绷带检查伤口。

"箭伤虽深,但未伤及筋骨。伤口处理得当,按时换药,月余便可痊愈。"太医诊断道,"只是近日不可用力,以免伤口崩裂。"

襄宁长公主这才稍稍放心,命人取来早已准备好的补品:"先喝些参汤,你这一路奔波,又受了伤,身子怎么受得了。"

贾琤顺从地接过碗,温热参汤入喉,连日来的疲惫似乎都消散了几分。他看着祖母关切的眼神,轻声道:"祖母不必担心,孙儿真的没事。"

"还说没事!"长公主嗔怪道,“早诉你娘,生怕她受了刺激,才稍稍透了口风,看给你娘担心的。"

贾琤放下碗,见母亲泪珠直落,握要担心,孩儿一,养一段时日便好。"

沈氏的眼神,终是叹了口气:"你惯会哄我,回来就好。你还没用饭吧。"

正说着,管家匆匆进来:"公主,来问,琤少爷可回府了?说是大姑娘今日回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