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0(2 / 2)

加入书签

庆历新政的一大目标,就是改革吏治,抑制皇帝的“恩降”,即绕过正常程序,直接下诏奖赏提拔官员,结果屡屡有人情递到仁宗面前,这位官家抹不开面子拒绝时,就用杜衍当借口,说杜衍不同意,所以自己不能恩降给官,也是奇闻。

有这样一位名臣坐镇并州,任河东路提刑官,不得不说是一件好消息,而提刑官的级别,也足以参与到这样的事件中,杜衍更不会惧怕皇城司的淫威。

有了目标,狄进沉声道:“现在的问题是,第一,我们如何接触杜提刑,并成功让对方相信这件案子的始末?”

狄湘灵一指昏迷的萱娘:“带着她去啊,她是人证!”

“萱娘终究不是朱氏,宫中的许多事情说不清楚,单单是她所说的这些,实际上不足以取信一个外人……”

狄进叹了口气:“而且这还涉及第二个问题,雷老虎那边眼线众多,我们带着这么显眼的目标,与一路提刑官接触,如果消息传入他们的耳中,对方就有了防备,于后续大为不利!人还是要藏起来,姐,你寻一处隐蔽的地窖,储存好食粮和水源……”

狄湘灵道:“这個好办,现在雷家不再搜寻,更方便我行动,你那边怎么做?”

“我也有个法子,可以光明正大地与杜公接触!”

在姐姐好奇的注视下,狄进心里致歉:“对不住了,晏同叔~”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郭承寿拿起书桌上的纸张,诵读了一遍,再默默品味了一番,眼睛瞪得比牛还要大,囔囔起来:“仕林!仕林!这是你写的词?”

狄进拿着一本书卷,慢悠悠地走了进来,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这首词化用了前唐的几篇诗作,稍作感慨罢了,是不是颇有几分晏相公的韵味?”

“清丽自然,潇洒安闲,确实像晏相公的风格……”郭承寿点了点头,又品鉴道:“然伤春惜时之际,感伤年华飞逝,又意蕴无穷,妙!绝妙啊!”

狄进默默摊手。

自己这浓眉大眼的,终究还是文抄了。

当然,他不是乱抄的,经过这些日子对西昆体的深入研究,才有了资格文抄。

晏殊同样是西昆体的代表人物之一,那举手投足的富贵气最戳西昆体的爽点,借助这种风格,在科举诗词中足以大杀四方。

而这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至今还没写,要等到他来日贬官到应天府,才会有感而发,现在则小借一用。

果不其然,郭承寿越读越是回味无穷,赞不绝口:“此等词作,必然不能独赏,当广邀并州才子,办一场文会!”

狄进道:“先呈给提刑使杜公衍如何?”

郭承寿微微一怔:“倒也可行……”

杜衍是大中祥符元年的进士,第四名传胪,仅在状元、榜眼和探花之下,善诗词书法,为世人推重,若说如今的并州,文采超过杜衍的大儒,还真没有几位,确实能请他品鉴。

但令郭承寿感到奇怪的是,杜衍身为路一级提刑官,这贸然请见,哪怕有好词,也显得有些刻意,以这位的为人,似乎没有这般执着于文名!

狄进正色道:“无邪兄若有门路,还望将此词荐于杜公,安排他与我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