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2(2 / 2)

加入书签

狄进很平静地道:“实际上随着名气的上涨,这种事迟早会遇到,尤其是当人称呼我们为神探时,其中就寄托了浓浓的期盼之意,期盼我们能为无辜者洗冤,还无头案真相!京师无首灭门案正在此列,所以避不开的……”

公孙策缓缓点头:“是啊……但不该是这个时候,等省试结束之后,再查便是,现在这群人完全是不怀好意!”

“等考试结束再查案,我之前是不是对你说过?”

狄进颇为欣慰,自从解试成绩倒数后,公孙策就沉下心来用功备考,再加上他时不时提示一些西昆体的要诀,这些日子进步颇大。

包拯那边不用担心,历史上就是今科进士,不出什么特别大的意外,不会落榜,而公孙策才学其实颇佳,但他原本不适合考试,比较天真地认为自己有才华就一定能考上科举,结果自是名落孙山。

这位好友如果还是科举落榜,最后当一位辅佐的师爷型角色,在狄进看来实在是过于屈才了,他是由衷希望能与这位同科及第。

所幸公孙策确实是被成绩当头棒喝了。

他很清楚,若不是这位邻居备考的态度,或多或少影响了自己,此次解试,恐怕连最后几名都进不去,那时候他才真是贻笑大方,根本没脸待下去,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京师……

现在既然有了机会,公孙策反倒是真的暂时放下查案之心,准备踏踏实实苦学一段时间,甚至不惜放下对骈文的偏见,如狄进建议的那样,专门学习精丽繁缛的西昆体文风。

所以此次案发,反过来变成了公孙策劝他,狄进自然知道对方的好意,也解释道:“省试是明年二月进行,距今还有五个月,这时间固然不长,但于我而言,一味的苦学亦是闭门造车,查案完全可以当作一番调剂!”

这话是谦虚了,如果给出完美答卷的解元不能稍作休息,那别人也不活了。

而真正的关键还在后面:“何况国朝重文教,国子监学子的声音确实不容忽视,他们如此迫切地追查当年的灭门案,自是为了还当年的受害者一个公道!”

公孙策目光一动:“仕林之意是?”

狄进起身,朝着宫城的方向,稍稍拱了拱手:“仰仗太后公正严明,大义灭亲,严办外戚刘氏,真相已大白!这同样是我狄进的探案风格,无论是皇族外戚,还是高官显贵,当一查到底!此番他们若再度寻我出面,是否最后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严惩不贷?”

公孙策恍然,展开折扇:“国子监学子既然如此义正词严,那肯定会赞同的吧?哼,除非文名尽丧,不然也由不得他们不同意!”

两人相视而笑:“到底谁把谁放在火上烤,还说不准呢!”

第一百二十六章 奉旨查案!我要掘土开棺!

“安节!近来宫外是不是又起风波了?”

听到皇辇上的太后,唤着自己的表字,江德明的身子赶忙微微前倾,再听得后半句之后,脑海中电光石火般地过了一遍外朝之事,然后敏锐把握住了关键:“启禀圣人,开封府衙确实在追查京师当年的一起旧案……”

刘娥目光平和,直视前方,好似看到了京师千家万户,百姓生计:“俗语有云,人命关天,‘天’乃‘天下之义’,刑名之案,不仅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得失,更与国家的安危治乱息息相关……”

江德明目光闪烁,心头激动起来。

果不其然,太后接下来的一句便是:“这京师灭门案,是该好好查一查了,传陈直阁入宫,老身要询问一下此案的进展到底如何了?”

江德明领命:“是!”

他再度担任传旨内官的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