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68(2 / 2)

加入书签

李成遇半瘫在地上,口中喃喃低语:“我……我……”

萧远博厉喝:“说!”

有了一个起头,群臣怒喝:“说!说!说!”

李成遇终于承担不住这样的压力:“听着确实是……兄长的模样……”

群臣心头大定。

是外敌,可太好了!

耶律隆绪则闭了闭眼睛,努力掩盖眼中的失望之色。

看似尘埃落定,实则非他所愿!

他之所以会改变态度,正是意识到夏州政权在飞速壮大,一统河西走廊,李德明本就是隐忍之辈,能够放得下身段,伏低做小,依辽和宋,其子李元昊又英武果断,刺杀宋使的行为十分正确,唯一的错处就是没能杀死!

这样的党项李氏,固然会成为宋境的边患,同样也会成为辽国的边患,所以趁着如今的机会,让宋夏开战,再依势而定,反倒最符合辽国的利益。

但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辽国不能与西夏彻底决裂。

不彻底决裂,西夏依旧是辽的藩属,万一宋人不仅能败夏人,更有能耐深入瀚海,灭其政权,那辽国是绝对不允许他们收服河西之地的,就可出兵援助,让宋人功败垂成。

由此虎踞北境,进退自如,随时掌握主动。

偏偏李元昊与“金刚会”的搅局,一下子把事情做绝了!

堂堂大辽,在天子寿辰的大宴上闹出这等事,刺客又已经生擒招供,若是再有遮掩,别说将来,现在就得威严扫地,让藩属部落觉得可欺,各地恐怕又是此起彼伏的叛乱,动摇统治,所以他必须迫使夏使给予明确的答案,更要表现出一言九鼎的魄力!

耶律隆绪调整呼吸,不怒自威的声音高高在上,对着北府宰相萧孝忠下令:“全城通缉李元昊,擒之重赏,杀之重赏!再拟国书,问罪李德明,去其大夏国王封号,如若李元昊已逃回夏地,命其送罪子槛送入京,接受审问,如若不然,休怪我大辽出兵伐之!”

对于辽国扶持的夏人竟然以下犯上,胆大妄为,萧孝忠同样是极度愤怒,躬身领命:“老臣遵旨!”

各国使团闻言,一时间也有些心悸,纷纷垂下头去。

耶律隆绪再看向宋使,就见那位年轻的使臣面容平和,朗声开口:“陛下圣明!愿我宋辽和睦,不受外贼挑唆,共享太平!”

第三百八十二章 跟李元昊不用讲什么江湖规矩,并肩子上!

“这漫长的一日,终于过去了!”

耶律宗真坐在马车上,手撑着下巴,眼神略显恍惚。

此次寿宴上发生的事情实在过于重大,势必会影响天下的格局,他也要考虑清楚,自己身为储君,来日该如何对待那个桀骜不驯的藩属……

不,是曾经的藩属,西夏!

脑海中正思索着这个问题,回到别院大堂,坐下刚刚品了一口茶,就见到一个戴着面甲的护卫,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大大方方地来到面前:“殿下!”

当看清楚来者是谁,耶律宗真几乎从席位上弹了起来,尖叫道:“李元昊!你你你……你还敢来见孤?”

李元昊道:“殿下不必如此,敢问‘金刚会’行刺失败后,可曾供出殿下?”

耶律宗真根本没听对方说什么,第一反应就是派人将之拿下,但紧接着就意识到不对。

此人能悄无声息地潜藏在别院里,又已经来到了自己的面前,此时再唤侍卫,显然晚了。

而平日里耶律宗真自恃勇武,又血气方刚,是根本不惧怕单独见面的,但张俭被毒杀的尸体仍旧历历在目,再感到对方身上那股野兽般的气势,被迫冷静下来:“你想说什么?”

李元昊躬身一礼:“‘金刚会’的刺客不知殿下,即便招供,也只会供出我来,绝不会伤及殿下英名!”

耶律宗真怒极而笑:“如此说来,孤还要感谢你了?”

“不敢!”

李元昊抬起头,语气依旧谦卑,腰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