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98(2 / 2)

加入书签

唯独可惜的是,暴雨倾盆后,辽人有的直接坠入山谷,尸体无法全部带回。

要知道这群贼匪,可都是全副武装的亲卫,在辽军中都是最富有的那一撮,舔包扒下的弓兵甲胄,可都是军中精品。

“好!好啊!”

相比起狄进的少许遗憾,杨怀敏简直是惊怒交集。

说实话,如果不是亲眼见到那些尸体和兵器甲胄,杨怀敏在京师听到前线的这种禀告,肯定是嗤之以鼻,觉得夸大其词,过于冒功。

但现在事实如此,他一时间竟挑不出破绽来,唯有咬牙切齿地盯着狄青:“你莫非是将门子弟,小小年纪,就恩萌入仕了?不然怎的有资格带这些兵,狄待制,此人的武官是怎么来的?”

狄进是前唐名相狄仁杰的后人,这点朝野上下人尽皆知,大家也知道,并州狄氏早已衰败,这位完全是靠着自身的努力,高中三元,光耀门楣。

那么同样的道理,这个籍籍无名的狄青也不该有长辈恩荫,他如何有资格在边地统军?背后狄进又出了多少力?

由此下手,杨怀敏照样能揪出这个功臣的把柄,甚至还能让这位年轻的待制要员下不了台。

如此恶意满满的质问,狄青的脸色不禁沉下,狄进的语气始终平淡:“杨都知这一问实在不该,你身为内侍省都知,服侍诸位贵人,难道就没有关心过李太妃么?”

杨怀敏愣住:“这与李太妃何干?”

狄进道:“李太妃回宫前,曾遭辽人谍细谋害的,幸得禁军勇士相救,这等大事,杨都知莫非都忘得一干二净?”

“啊!”

杨怀敏再度看向狄青,脸色惨变,终于想起来,此人到底是谁的部将了。

这是李太妃的救命恩人,官家的嫡系部将啊!

此人曾为永定陵守陵禁卫,后从辽人谍细手中救下了官家生母,立下大功,得官家亲赐,直接跃过三班借职、三班差使、殿侍、大将、正名军将、守阙军将这些低阶武将,成为国朝有正式品阶的武官。

毫不夸张地讲,狄青救下李氏,不仅是官家,就连太后都是铭记于心,毕竟那个时候官家生母若真是有个三长两短,动摇的可是执政太后的权柄。

只是相比起另一位带着李氏回宫的雷濬,后来又入了机宜司为提点,为文臣所厌恶,狄青离开京师,去了前线,很快被其他淡忘,就连杨怀敏一时间都忘了,此人立下过这等泼天的功劳。

“原来是狄将军……哎呦!你说说,老奴这记性……”

杨怀敏此时的干笑诠释了什么叫尴尬,腰弓了下去,好似对方才是监军,自己则成为了任人拿捏的武臣。

狄青见状咧了咧嘴角,倒也准备起身还礼,却见狄进微微摇了摇头,立刻安坐不动。

他早就知道,有这位哥哥在,就不必担心这些风雨,但结合西北边境时西军将领里的争功矛盾,仍旧感到一阵舒坦。

狄进完成了铺垫,进入真正的话题:“杨走马以为,那些辽贼的尸体,该如何处置?当年北伐失利,辽军战后打扫战场,耶律休哥收宋尸以为京观,辽国上下大喜,可见他们有此习俗,如果我将贼匪的尸体以京观还之,萧将军会大喜么?”

杨怀敏只觉得心都要跳出嗓子眼了:“不可!万万不可再刺激辽人了!咱们招惹不起北人啊!”

“狄殿直继续养伤……杨走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