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92(1 / 2)

加入书签

机会就能拿下韩亿,可有时候,太早地把并不强大的政敌干掉,对于自身而言,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比如历史上的吕夷简与范仲淹,前者一直压着后者,但将范仲淹贬黜出京的过程中,也消耗了大量的人望与威信。

以前圆融谋划,长袖善舞的宰相,彻底引发了各方的忌惮,结果被罢了相位,若非西夏扰边,吕夷简又留有后手,恐怕也难以复相。

狄进与韩亿的关系,当然不同于吕夷简和范仲淹的交锋,但也有可以参考的地方。

此时拿下韩亿,本就是年轻得过分的权知开封府,再轻而易举地把老臣斗倒,就显得锋芒太露了,到那时,群臣恐怕是真的要将他视为权臣严防死守。

反倒是留着韩亿,这个威胁不大的对手在中枢,有個明面上的来回较量,符合各方的期待,也利于目前的朝局。

同样由于韩亿已经明面上跟他不对付了,其他人反倒不好公然出手,不然群起而攻之,就会有人为他这位西北功臣鸣不平了。

韩忠选当然不知道这些考虑,只觉得这位行事当真与众不同,从不咄咄逼人,不愧是三元魁首出身的君子,反观自己的大兄,连半分退让都不肯,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狄进不准备因为这一封信大闹韩府,却对于信件的内容很是关注:“对于上面所写,你怎么看?”

韩忠选定了定神,实话实说:“下官以为,听着像是真的,但赵节度绝不会认……”

韩忠选固然地位不高,但接手了机宜司后,也知晓了不少秘闻。

比如天圣五年初,八大王的获罪,就是与这伙辽人谍探息息相关,毕竟宗室子弟虽然在国朝没什么大的权势,但等闲也动不了他们,除非是通辽叛国的罪名!

有了八大王这个前车之鉴,现在赵允让如果承认,辽人谍探首领的秘录在自己手里,那不就相当于承认了自己心怀叵测,与敌国有染?

赵允让还是入过宫,曾经有过继承皇位的机会的,身份更是敏感,当然也就更不愿意沾上这些事端。

狄进道:“出于个人考虑,我不愿意相信赵节度会私藏这等秘录,但查案不是猜谜,讲究的是真凭实据,如今既然有了线索,必须询问一下相关之人!”

韩忠选目光一亮:“下官拿着这封信件,去拜访一下赵节度?”

狄进道:“你去探望一下道全,看看赵节度的两个儿子,是否在他的治疗下恢复健康,顺便将此事告知。”

“明白!”

韩忠选匆匆离去,还未等到放衙,又匆匆回来。

这次身后跟了两个人。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Y?e?不?是???f?ǔ???e?n?②????2?5???????m?则?为????寨?站?点

一个是背着药箱,面色红润的道全,另一位则是眉眼沉闷,气质严肃的中年权贵,赵允让。

“赵节度!”

见到狄进起身,赵允让快步迎上,露出感激之色:“我儿在孙大夫的圣手下,如今已痊愈,此行是来拜谢狄大府的!”

“不敢当!请!”

狄进知道他来此,肯定是有要事,伸手一邀,韩忠选自觉地停下脚步,道全则去拿茶水,待得进了后堂,书吏差役早已退下,只剩下三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