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00(2 / 2)

加入书签

丹鼎派分为外丹和内丹两种方法,炼不死丹,服之飞升的,是外丹法,此法在汉朝时就已流行,到了魏晋南北朝大盛,隋唐时进入全盛时期,著名炼丹道士相继踵出,丹药品种大增,服丹之气成风。

但恰恰是因为风气太甚,致死者甚众,唐以后,外丹法就渐渐衰落。

比如宋初的陈抟老祖,名声之所以很好,就是因为他进觐二帝时,不向天子献丹争宠,反倒驳斥这种行径,提倡由导引、行气、吐纳等术综合发展起来的修炼方法,即服食辟谷,玄默修养,后来也被统称为内丹法。

历史上等到神宗朝时,紫阳真人张伯端著《悟真篇》,认为以人体为鼎炉,精气为药物,神为火候,通过内炼,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大药”,方得大道,由此内丹的理论和方法彻底成型,此后道教南北两宗皆主内丹,斥外丹为邪术。

当然,外丹依旧屡禁不绝,别说明朝嘉靖帝,直到清朝雍正,都还在磕道士进献的丹药呢~

不过主流舆论的改变,确实让磕丹药从一种高端的风雅,沦为了备受指责的邪术,皇帝嗑药,都有臣子敢指责,更别提普通人了。

所以中年道士本来入宫,是要为太后献上调理身体,养气安神的妙方,不能说我来为你炼不死丹,那太后是否同意暂且不言,前朝的那些文臣士大夫都不会容他,保证踊跃上书,将这等妖道直接驱逐。

然而他刚刚要借机会,与那种进献丹药的方士邪道撇清关系,“锦夜”就冷冷地道:“你要问何时何地,为我炼丹的?好!那我就回答你!”

“年前在河西路,你为我炼制丹药,历时四十二日,丹成后服食,气血逆转,大病一场,头发大白!”

“我说的若有错,你不妨指出,并且告诉大家,当时你在何处?”

中年道士声音一顿,神情依旧温润,只是眼中的惊异之色一闪而逝。

他还真没想到,对方会这么说。

年前自己正在河西兴州,那时还是“狄元靖”,长风镖局眼中的狄总镖头之父,与镖师们谈笑风生,得上下敬重。

可事实上,那位狄总镖头恨不得用铜锏打死他,那位昔日的河西路经略相公,现在的权知开封府事,也对自己避之不及,不愿仕途受损。

w?a?n?g?址?f?a?B?u?Y?e?í???????ε?n?Ⅱ???????5?.???ō??

但此时此刻,“锦夜”却直接说出河西路,是他个人所为,有意报复,还是受那位指示,不再畏惧?

对方有办法彻底揭穿自己,撇清狄元靖的干系了?

这边思索之际,眼见“锦夜”说出时间地点,言辞凿凿,底气十足,宗室子弟面面相觑,再度看了过来:“道长,你那时在何处?”

中年道士目光闪了闪,平静地开口:“贫道年前确在河西。”

“锦夜”道:“那可有人证明,你没有为我炼丹?”

中年道士不答反问:“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阁下这般说,那贫道也要问,可有人证明,贫道在河西为你炼丹?”

“有!”

“锦夜”冷笑:“这个人自号‘长春’,欲服丹得长生久视,你所炼制的丹药就与此人有关,恰好此人已被朝廷所捕,你可敢与之对峙?”

“‘锦夜’,你这个叛徒!!”

中年道士心中勃然大怒,脸上则不动声色,抓住漏洞,立刻质疑:“倒是奇了,你怎知此人被朝廷所拿?又怎知贫道今日离府?”

“锦夜”冷声道:“阁下声名远播,为何不知?不要顾左右而言其他,回答我,你可敢与‘长春’对峙?”

“吵什么呐!”

不待他们分辨出个结果,伴随着一道略显尖利的声音,又一行人走了过来,为首者正是入内内侍省都知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