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06(2 / 2)

加入书签

“先不提那一位!”

中年大汉道:“我现在越来越确定,狄进虽然得享长生法,犹如神助,心想而事成,但也必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我本以为会是英年早逝,正如‘祸瘟’的神通法,强行开启,反倒减寿,然此人体魄强健,气血旺盛,比之他的姐姐都不逊色,必得长寿!”

“既然与寿数无关,那又会是什么?”

“司伐”听到这里,已然明白了思路:“你觉得是子嗣?”

中年大汉道:“我在河西时,就提过娶妻之事,当时用的是指腹为婚之说,可惜一时急切,倒是被他看出了几分根脚,试探失败,但我依旧认为,最可能的缺陷,是再无子嗣!”

“司伐”眼睛亮起:“是了!狄元靖为其子强用长生法的代价,是无法绵延子嗣,此人心里清楚这点,所以根本不急于娶妻?”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这般一分析,结合种种细节,有理有据啊!

“如果这个推测是错误的,他能有子嗣,且无其他弊端,那我们基本就没有胜利的希望了……保存好有生之力,盯着狄氏,等着他的儿女,等着他的孙子,哪怕再等百年,也要再寻机会,夺回秘典!”

中年大汉却没有一味笃定,而是安排了后路,眉宇间这才露出锋锐之色:“而我既然换了这张脸,就注定要与他交锋到底,看谁先摸清楚对方的底,让秘典合而为一,得真正的大逍遥,大自在!”

第五百七十章 四大宦官的最后一位倒下了

“三位同龄的神童都寻到了。”

“两人在备考科举,一人已经考中了明经科,正在等待吏部铨选,准备得官……”

“组织”那边的进展,并没有影响狄进的计划,一切还是按部就班地执行。

比如他让身边的三名亲信武僧,去调查当年一同参加神童试的同龄人。

过程很顺利。

这个年代的人,背井离乡的很少,尤其是京畿。

能够参加神童试的,家境都不会差,再加上出了神童,街坊邻里的都有炫耀,自然是能问出来的。

结果也没什么异常。

这三个人都属于年少聪慧,又有心气,自然希望科举入仕,光耀门楣,但其中一位家境败落,便选了明经科,二十岁不到就中了。

三十老明经,二十岁的明经科不稀奇,可惜这个常科科目在唐朝还有含金量,因为进士实在太少了,又为权贵高门所把持,狄仁杰都是明经科出身,有能力者依旧能高升。

但到了宋朝,明经科的含金量就是真的低了,属实是没文才又没追求的士人才会选的,后来就在神宗朝被正式废除了。

毫无疑问,在宋朝官员众多,差遣相对较少,有实权有油水的又是争破头的情况下,考了明经科就想谋個好差事,实在很难。

所以狄进在初步排查了这三个人的情况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