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94(2 / 2)

加入书签

但大多数臣子的悲戚,倒是情真意切。

就连曾经坚定反对刘娥为后的李迪,都不得不承认,刘娥的一生,尤其是垂帘听政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国朝,于赵氏,都有大功。

这样一位执政太后,值得群臣为之敬重,为之哀伤。

“姐姐!”“圣人!”

此时不仅赵祯伏于榻前,杨太妃和李太妃也在,都在默默垂泪。

两女一个是刘娥最亲密的,一生都未亏待过的姐妹,另一位本是刘娥的贴身婢女,后来生下了可以助她稳固地位的皇子,但最终还是被接了回来,本就性情柔顺,安于现状,不争不抢。

而由于所在的位置,她也是第一個发现狄进和张耆从外走入的,低头在刘娥耳畔边说着。

“元弼!”

沙哑虚弱的声音从幕帘后传出,刘娥呼唤着张耆的表字,透出欣喜:“上前来。”

张耆身躯巨震,却强忍着泪水,双膝跪地,一点一点挪到了帘前,轻声道:“圣人,老臣来了!”

“你来了……你来了……”

刘娥笑了。

单就个人情谊,两人其实没什么私交,但每每看到张耆,她就想到了当年韩王府的岁月,自己播鼗而唱,那位衣衫华丽的少年在台下笑吟吟听着的场景。

真美好啊……

刘娥嘴里咕隆着,低沉含糊,一时间也听不清楚到底说了什么,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低。

突然间,她的眼神明亮起来,头稍稍昂起:“狄卿?”

狄进道:“太后,臣回来了。”

“好!好!回来就好!”

w?a?n?g?址?发?布?页?ì????????é?n?????2????.??????м

刘娥声音同样清晰起来:“先帝文武之德,忧劳万务,两巡河朔,亲统戎师,是以宋辽偃戈,西裔称藩……”

“党项狼子野心,必为边患,平定李氏,收复河西,于国大幸,然妄自北伐,此老身之过也!”

“幸得盟约再定,既已定盟,自该遵约,然北虏恶性难改,来日再有冲突……”

说到后面,她的气还是渐渐虚了下去,不得不将原本记录在遗诏上的完整话语收回,跳跃到结论:“我朝定要收回燕云,万不可沉溺于太平!”

有的臣子已经变了脸色,却不敢吭半声。

这是遗诏,且不说收回燕云本就是太祖太宗念念不忘的事情,就算不是,只要不是特别违背纲常,谁敢在这个时候出头?

而有的臣子则抬起头来,面露焦急之色。

收复燕云是将来的事情,可眼前还有一件要事。

还政于官家。

事实上,自从放弃了衮服祭祖,除了特别大的要事,刘娥基本已经不再理会朝政,实质性的还了政。

但终究没有正式下诏。

这就存在变数。

历史上刘娥驾崩后,依旧不愿意完全还政于仁宗,反倒尊章惠皇后为皇太后,与皇帝同议军国大事,章惠皇后即杨太妃,这位在宫里养养花花草草,悠闲度日的性情,哪里是能够执政治理国家的?

甭管刘娥确实是觉得那时的仁宗还不够资格亲政,亦或是在衮服祭祖的事情上母子怄了气,但由此确实生了一场风波,如今不太会出现那种情况,可不少忠直的老臣依旧有担忧。

所幸紧接下来,刘娥的声音传出:“官家宽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