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33(1 / 2)

加入书签

情想必都愿意做,正是因为那边没起色,才会如此歇斯底里,诸般小动作。

“刘嬷嬷能给她一个教训,却终究压不下她的气焰,不给她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官家忙于政务,苗昭仪性情太柔,接下来徽柔在宫里的日子依旧不会好过……”

“有了!”

目光一动,狄知远对着怀里的小公主道:“接下来遇见官家,先别告状!”

赵徽柔闭上眼睛,心情舒缓,语气变得愈发温柔:“爹爹宠爱张娘子,也疼爱我,我不想爹爹左右为难,不告诉就不告诉……”

“太乖也不行哦!不过别担心,我会为你撑腰的!”

狄知远道:“你不告状,但要告诉你爹爹,太学才子司马君实遇害案,颇有蹊跷,我本想入宫请他出面断案,却骤逢此事,不敢在禁中停留,这才回府去了!”

第六百四十八章 番外第十七章 泥人也有三分火,何况国朝天子

“呼!”

赵祯快步走入翔鸾阁,甫进阁中,就连称口渴:“快,拿水来!”

张贵妃见状亲手奉上茶水,轻轻抚摸着他的后背,柔声道:“官家,慢些!慢些喝!”

“呼——!”

赵祯接过,连饮数杯,才缓过气来。

张贵妃不解:“官家在前朝为何不饮茶水?以致现在这样渴……”

赵祯苦笑:“朕在殿内与群臣议事,全神贯注,当时不觉得如何,一出殿外方感口干舌燥,回头看了几次,都不见随侍镣子,恰好王都知在,他待下人一贯严苛,若朕追问,必寻镣子问罪,索性忍一忍,一路到此再喝水。”

“镣子是专门为官家奉茶水的,应时时等候,竟如此失责?”

张贵妃柳眉一竖,看向随赵祯同来的内侍,训斥道:“你们是怎么服侍官家的,让官家口渴至此,没有一个人察觉么?”

为首的内侍赶忙拜下,满是自责:“臣见到官家屡次回顾,却未明白官家之意,实在该死!该死!请官家责罚!!请官家责罚!!”

“小事而已,不至于这般。”

赵祯笑着摆了摆手:“朕不说,你怎知朕口渴了,这事过去了,以后也别告诉王都知,以免镣子受罚。”

内侍如蒙大赦,张贵妃则红了眼睛:“官家一向如此,对这些下人也太好了,为此不惜忍渴挨饿,做天子做到这份上,当真是前所未有的明君,只是妾身很心疼啊!”

赵祯看着她:“这不只是宽厚,身处帝王之家,一举一动都有为天下作表率的作用,凡事要三思而后行,不可因一时喜怒,肆意妄为。”

顿了顿,他正色告诫道:“一点无伤大雅的小事,常人做了无妨,若是天家人为之,则会引出难以收拾的恶果,需慎之又慎!爱妃,与其来日悔过,不如早时避免啊!”

张贵妃心里不以为意,脸上却露出柔色,连连点头:“是!妾身知晓!待得皇儿醒了,也将官家此言告知于他,着他谨记!”

赵祯知道以这位的性子,怕是没听进去,但对于后半句答复却是满意的。

言传身教,他希望皇子能听进去,且未来如此执行,如此才能延续国朝的强盛。

“不必打扰他,朕还要再看看枢密院的劄子,爱妃在这里陪朕吧!”

赵祯饮完茶水,招了招手,内侍搬来一沓厚厚的劄子,他再度翻看起来。

近来一段时间,这位天子每每下了朝会,都在垂拱殿内与两府重臣商议。

商议的目标,自然是北方那个敢当不纳岁币的小小辽国。

对辽出兵的这一天,赵祯等很久了。

自从大娘娘去了,就在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