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2(1 / 2)

加入书签

。哈哈哈哈哈,一线大酒楼现在卖起猪肉咯,干脆摘了招牌,挂个小饭馆匾额,也别占西市最向明的好位置,随便找个什么坊,租个正街铺子门脸,还省钱……

因为这些观念,汤老板家暮食暂时没有朝食那般流传的广,虽然买了盒饭、吃了盒饭的食客觉得好吃,但对外提起来,还是有点内敛低调,顶多说句:他家暮食也不错,挺好吃的。

不在大庭广众详细夸赞汤五哥暮食等等菜色,怕有人听去了说句‘猪肉也当个稀罕菜’,惹人笑话,但对着亲近朋友,说起来那就不用掩饰了。

‘我跟你说啊,汤五哥暮食做的猪肉招牌,很好吃’。

‘说不上多便宜,因为滋味好,但是比西市馆子便宜’。

‘那走?等两日咱俩一同去吃,我也尝尝’。

‘可行可行’。

真不愧是好朋友!

第57章

西都州四府,不管是水田还是旱田,基本上都是一年一种,老百姓心疼田地肥力,怕耕的深了、多了,田贫瘠了,到时候种不出粮食。

听老人说,以前日子不好过,新皇登基后,时不时减免粮税,又有船商在外得了花生、土豆种子,一下子让不少人填饱了肚子。

这边种的是秋小麦,秋冬日耕田播种,来年初夏那会收成。收成完了,放一放田,施些肥料,不想让田闲着,又不想太耗田,种点油菜、果树、花生、土豆、豆子,各式各样都有,那些菜啊果子烂在地里,也能肥田。

离奉元城不远,周围村子田地都种这些,不管是自己推车、挑着扁担进城卖,还是有小贩来收,都是一项进收。

距离奉元城二十多里路的林马村。

“今年收成不错,还是老法子,家里留上十五袋麦子,剩下的都卖了,田里种的各色豆子黄米土豆,混着吃,饿不着。”林父跟三个儿子说话。

林大郎说:“爹,十五袋是不是太少了?家里这么多人,去年还留了二十袋呢。”

就因为去年留了二十袋,林家一年先是紧着土豆蛋子黄米吃,到了今年四月,粮还剩下个三袋,因此林父差了小儿子林虎上城里卖了三袋陈粮。

其实也是林家老两口,知道三儿媳娘家出了事,说是让小儿子卖粮,其实意思送一袋半袋粮,过去看看有什么能帮的没。

钱财肯定不能给,但是让三儿媳去娘家看看还是成的。

今年林父想好了,干脆留十五袋粮。

“缺啥?我看你就是嘴馋,家里是饿着你了还是少你吃的了?”

“爹,我不是这意思。”林大郎忙说。

二郎也说:“爹,大哥不是那话,咱们一家老小十六口人,十五袋子面真缺,肚子里天天多是土豆蛋子黄米吃,娃娃个头都不长,大哥也是心疼娃娃。”

不光是大哥家孩子,他家、三弟家都一样。

林虎在旁也跟着俩哥哥说话,不能俩哥哥挨了爹说,他在旁屁都不放一个,回头落了好处,光让大哥顶着包了。

“你们仨这是想跟你们老子叫板了?”林父板着一张脸。

林虎:“爹,我们哪里敢,就是吃不够。”

林母出来打圆场,让男人别气上头了,又看三个儿子,说:“本来不想说的,你爹是想先紧个一两年,多攒点银子,好把家分了。”

“分家?!”

三个儿子都愣住了。

这爹娘好好地,咋就分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