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109.这无比强烈的既视感(1 / 2)
第113章 109.这无比强烈的既视感
「纵使儒家一品武圣,要立祖地文脉,天时丶地利丶人和缺一不可。」
谢峦叹息:「尤其如今盛世年景,更是同当今天子与皇族帝室息息相关。」
谢华年默默颌首,片刻后他开口言道:「咱们那位国舅爷,愈发础础逼人,燕氏一族已经一退再退,再继续下去,便该轮到咱们谢氏了吧?」
谢峦:「关键还要看陛下,新后虽然得宠,但一直无所出,陛下并不糊涂。
虽说不宜妄自揣测上意,但陛下一直以来的方略,都是内外左右制衡。」
谢华年:「也是。」
他转而问道:「西域商路断绝,朝中有武圣专门前去查探,不知结果如何?」
谢峦:「没有结果。」
谢华年深吸一口气:「连武圣也无法查明其中缘由?」
谢峦:「相较于巡幸东都,此事才当真需要陛下亲自走一趟,只是——」
那位陛下,迄今为止都仍懒得动弹。
少了西域商路的巨大进项,如果还要维系当前奢靡作风,那唯一的结果便只会是对民间搜掠更重。
「为父仍会上表禀奏相关事,希望朝中能尽快恢复西域商路。」
谢峦起身而立:「至于咱们朔方这边,居其位谋其事,先把北原草原上整肃乾净。」
谢华年随之一同起身:「是。」
来到灵州后,虚幻谛听也仍然是每天照常上班下班打卡。
当下徐永生身处灵州郡王谢峦的府邸内,同武圣谢峦比邻而居,未见谛听图有暴露的迹象,令他更进一步放下心来。
他本人到了灵州,这谛听带回的消息,也转而源自灵州内外。
正如同先前在夏州黄永震府上过夜,带回的消息也是围绕夏州内外。
比较可惜的地方则在于,不管在夏州还是灵州,这几天带回的消息都无足轻重。
徐永生洗漱一番后,跟郡王府里的人打过招呼后,趁着还有自由活动的时间,于是到灵州城里转转。
谢初然丶鹿婷这几天则主要在同家人团聚。
灵州城内转过几趟后,徐永生信步出城,
他远远眺望距离灵州城不远的大军军营。
内里详情不明,但仅从外面远远观望大营氛围,看上去比常驻东都的禁军,还要更严整肃杀几分。
徐永生望了片刻后,视线不由自主转向东边。
东边略微偏北的方向。
也即大乾皇朝一般意义上所言,河东丶河北乃至于东北平辽三镇。
没办法,这方世界的大乾皇朝,实在给了他太强的既视感,总是让他想起从前在蓝星时看过一些有关唐朝的历史故事。
他历史知识储备有限,但得益于网络上信息大爆炸,类似于唐明皇丶杨贵妃丶节度使丶安史之乱丶藩镇这些东西还是看过不少的。
虽然一再提醒自己这是两方不同的世界,各方面人与事的走向会有很大不同,如果生搬硬套很可能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但徐永生仍然不可避免地对如今大乾皇朝位于河北丶东北方向的几大边镇充满提防与成见。
秦乾宗室,从那位天下至尊往下基本全算在内,他固然看不顺眼,但如果这个大乾皇朝也爆发几乎波及大半个天下的动乱,那定然是彻底生灵涂炭的局面。
届时,大乾皇朝周边外患,甚至也可能跟着一起爆发。
因此,对于大乾皇朝东北方向的边镇,徐永生还试着收集消息做过一番了解。
总体而言,便是河东丶河北丶平辽三大军镇,皆各有一位与谢峦并称的异姓郡王坐镇,
谢峦封灵州郡王,掌朔方军。
与之相对,自西向东,分别是云州郡王林修掌河东军,幽州郡王张慕华掌河北军,以及平州郡王李崇文掌平辽军。
这当中,云州郡王林修,乃是地地道道的大乾人出身,并且还是边镇十大异姓郡王中少有的儒家武圣。
但再往东去,幽州郡王张慕华和平州郡王李崇文,这二位光听名字,就惹人遐想。
事实也确实没有让浮想联翻的徐永生失望,
这二位,都是归顺大乾皇朝的异族大将,早年便入大乾,青少年时期在大乾边塞内外成长活动,然后投军,陆续积累功劳,增进修为,最终成为乾皇在东北方安抚和震镊东北方向异族的边防柱石。
先前被谢今朝踢死的陕州大豪刘漠,便是打算投奔幽州郡王张慕华治下,投身河北军。
截止当前,尚看不出幽州郡王张慕华和平州郡王李崇文有什麽野心。
从履历来讲,他们和云州都王林修丶灵州都王谢峦并无不同,看上去对乾皇和大乾皇朝忠心耿耿,多年以来,统帅大乾高手和大军,屡屡痛击边疆异族。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大乾忠良的模样。
当然了,朝廷各方面对边镇异姓十郡王的监视和制衡都是少不了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