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3(1 / 2)

加入书签

人,也正因为是老实人,所以任谁他都不会得罪,但却唯独不与严国贤产生交集,你说这是为什么?”

被人民警察考验思维逻辑能力,这种经验可是人生难得。尤天白肯定不会认输,他掂量着碗里的凉拌海石花。

私人恩怨?首先排除,以中年老实人的性格,必定会把私人恩怨的发泄咬牙忍到回家后。

利益冲突?如果真有利益冲突,那凡教授就不是凡教授了。

等等。

尤天白光速略过“利益冲突”的思维又退了回来,没准当场被否定的答案才是正确答案——而且要说是利益冲突,那他们俩装作陌路人的理由也说得通了。

“因为他们有利害关系,所以故意装作形同陌路。”说完这话,尤天白潇洒地把手里的夹子一甩,偌大超市里,没人注意到凉菜柜边的异样。

电话那头,老杨发出一声赞扬。

“确实,严国贤的所谓保护伞就是凡教授。”

原来在那个佳木斯郊外的防空洞里,在尤天白没走到底的塔楼下,才是事情真正的发源地。

凡教授并不是一无所成,相反,他必须表现得一无所成才能隐藏他的身份——因为所谓的东北地下城的传言,有可能就是被他加强的。

所谓抗日战争时期留在防空洞下的军事基地,所谓先进技术和大炮坦克的存放地,所谓的所谓都确实是谣言,但谣言的根据是因为防空洞下确实有东西。

凡教授当年修的是机械工程,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关于建筑和土木的知识也有所涉猎,也正是因为这浅尝辄止,才让他把目光投向了郊外废弃已久的防空洞。

西到绥化,东至牡丹江,北到鹤岗,没被填埋也没被保护的防空洞就这样被利用起来,打通、加固、改装原本的军用大门,打造一个连接边境的地下工业化网络。

防空洞年久失修,行人会绕路,开发商会避让,大人也会提醒孩子不要靠近,而防空洞大多隐藏在玉米田地或者荒郊野岭,也足够掩人耳目。

所以他们的目标就是,用凡教授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笼络人才,打造一个专供西伯利亚地区的走私武器网络。

是的,在和平年代,走私武器。

——当然这一切都是严国贤和凡教授的设想,而这设想胎死腹中于两人爆发矛盾的那一天。

所以设想中的西伯利亚三角,只做到了从佳木斯往鹤岗前进,总长度还不足松花江的五分之一。

“而且幸亏他们没做到原来计划的一成——按照发现的图纸,材料和设计全部都不合规,所谓的通道挖不到一半就会坍塌,到时候都不用我们去找,自然就会暴露。”

电话这头。杨警官还站在郊外的田埂上,地下清出来的武器和原料已经被成箱打包好,准备集中送往有关部门进行封存。

春风习习的原野上,乍一眼往上去毫无异样,实际上也确实不会产生太多的异样,毕竟地道一共不到两公里。

电话那边,尤天白的问话很快来了:“他们的武器不会已经开始流向黑市了吧?”

老杨眉头一紧,问:“你怎么知道的?”

超市里,尤天白拎起称过重后的凉菜。从林胖子那儿顺走的弹壳一直被他放在口袋里,闲的时候拿出来捏过几个来回,看得出不符合型号标准,也达不到生产规范,只有一个结论,质量超烂。

想必,这些所谓的生意就是从严书记那里流出来的残次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