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8 章 · 第 68 章(2 / 2)

加入书签

两人看着顾闲列出的一连串举措,仿佛见到个繁荣热闹的“天子南库”徐徐出现在自己眼前。

只恨自己不能参与其中。

顾闲揣着自己写好的两广发展规划正要去寻张居正交作业,结果才出门就遇上了沈春生。

做生意的人每天都挺忙,顾闲没事也不会去寻他,反倒是沈春生自己来找他的次数多。

这次沈春生顺带送来些庄子上的蔬菜瓜果,还有新鲜的鸡鸭,简直是送到了顾闲心坎上。

见顾闲揣着份厚厚的文稿,沈春生来了兴致:“你这写的是什么?”

顾闲道:“这是我姐夫交代我写的功课,关于怎么发展两广的。”他热情分享,“你要看看吗!我写了整整两天两夜才写好的,费了我不少心血。”

沈春生让人把东西搬进去,自己直接倚在没什么人往来的穷巷边上读了起来。

他的记性很不错,看过的东西基本不会忘。

尤其顾闲也不知是从哪学来的写法,提出某项举措的时候条理分明、数据清晰,鼓吹某项举措的时候又把前景写得叫人心动不已。

沈春生此前给顾闲分润的几样生意大多都是这样来的。

如果顾闲知道沈春生的疑问,肯定会告诉他,这是在北大图书馆看来的。

人家蔡校长就职演讲时就提出了希望学生做到的三件事以及自己将要去做的两件事:一件是改良讲义,另一件则是添购图书!

当时图书馆里收藏的国内外期刊都不少,在一堆时政议论内容里,也有不少留洋人士捐献了自己珍藏的学术期刊。

顾闲很多东西都没有看懂,不过写法算是学会了,因为里头的文章很多都是这么个模式——

“我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的设想,前人在这个领域已经积累了若干经验,接下来只要

如何如何去做很有可能会成功!”

“你还等什么,快来资助我的课题吧,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一起去创造!”

可见当时国外学者想要坚持研究自己的课题也不容易,要么自己家底丰厚,要么是会写论文吆喝。

顾闲多看了几篇就摸清了套路,顿时觉得这是个很实用的技能!

学它!

这不,他写文章时就用上了!

沈春生在看两广发展规划,顾闲也没闲着,不时在旁边给沈春生答疑解惑、补充说明。

两人一个看、一个讲,不知不觉天都要黑了。

沈春生道:“我该回去了,改天再来看你。我在广东也有点人手,回头让他们注意一下那边有没有什么变化。”

若是那位张总督是个愿意办实事的,他们能找机会占个先机自然最好。

而对方到了两广压根不办事,也能递个信回来叫顾闲心里有个底,别把太希望放在他身上。

顾闲听得连连点头,又从褡裢里摸出包肉脯让沈春生带回去吃,这才趁着还没宵禁跑去张居正家交功课。

【作者有话说】

顾小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狗头]

-

更新啦!

可恶,这两天早睡了,然后半夜醒了……[裂开]

第69章·第69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